在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一批代表中國工業高水平的展品在展會上亮相,其中既有提升制造水平的重大裝備,也有服務大眾的日常用品。
紛紛亮相
吸引記者眼球的是:大的自由鍛造油壓機。該設備由上海電氣制造,用于電力設備、大型船舶、航空航天等領域。
這個巨無霸身高25.4米、體重3600噸,可產生1.65萬噸的壓力,360噸的鋼錠在他手里如同面團一般。油壓機僅上橫梁就有453噸重,需要600多噸鋼水才能澆鑄出來。
油壓機看似笨重,卻能做出比繡花還要精細的活計。它采用國際先進的油泵驅動,由計算機控制,鍛造精度高達2.5毫米。
離開上海電氣,記者來到振華港機的展臺。這家在全球港機制造領域穩居霸主地位的企業帶來一個名為“藍鯨”號的起重設備模型。
它的能力同樣讓人瞠目結舌!八{鯨”從浮船上伸出的巨大鋼鐵臂膀能將7500噸的貨物輕松吊起,抓吊、旋轉、放下一氣呵成,它曾進入南海順利完成樂東采氣平臺的吊裝任務。
這個全回轉自航浮吊是振華港機在海洋工程領域創造的一項新紀錄。在此之前,全球7000噸以上的水上浮吊只有兩臺,都在歐洲服役。更難得的是,這個“大塊頭”可以360度回轉,進退自如,同時還有自航功能,可不依靠拖船,迅速趕赴海難地點,展開救助。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帶來的兩樣展品同樣引人注目。一個是全球難造的液化天然氣船,一個是8530箱大型集裝箱船。
液化天然氣船能保證在零下163℃,把天然氣“壓”成液態,體積可縮小到六百分之一,方便遠距離運輸。這艘LNG船規模大、技術難度高,裝載量為14.7萬立方米,船“肚子”里的艙壁鋼板薄如一張紙。
8530箱集裝箱船有3個標準足球場長、載重量可達10.1萬噸。它的誕生,使我國成為繼韓國、日本、丹麥后第四個能自主設計、建造大型集裝箱船的國家。
高新技術伸手可及
機器人做家務早已不稀奇,但可以陪你互動游戲、又能當家教的機器人卻難得一見。復旦大學這次展示的“復娃”機器人,身高不到1米,安裝了具有識別功能的音頻和視頻系統,它能辨認主人的面貌和聲音。
“復娃”大的優點是可以與主人進行語言交流,在家里充當“家庭教師”,對孩子進行輔導,陪孩子玩游戲,還會對有進步的孩子給予鼓勵。它可以在家里指導人們學習燒菜煮飯,定時開啟電視、電腦,也能夠在場館里充當導游講解員。據介紹,這種機器人的市場價格在5萬元左右。
同濟大學研制的“輕量化電動微型車”同樣顛覆了汽車制造的諸多傳統理念。
首先,它采用鎂合金材料底盤車架,只有33公斤多一點,相比傳統的笨重車架足足輕了52.4%;其次,它的輪轂驅動電機省去了變速箱、傳動軸,因而傳動鏈短、效率高;再次,四輪驅動運用環保的氫能源,效率也比傳統汽車高2~3倍;還有,汽車的外覆蓋件采用源于“苧麻”的綠色材料,具有零排放、效率高和噪聲低等顯著優勢。
業內專家披露,它的成本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批車將出現在上海世博會的園區,為觀眾提供服務。
新概念汽車和家教機器人曾經是人們對未來的幻想。隨著高新技術從概念走向實體,驀然回首,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也在革命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