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接到本報記者的采訪電話時,浙江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任華林正在湖北與東風汽車公司跟進業務,自與東風汽車公司合作涉軍產品以來,他已多次往返湖北和浙江之間。
而就在11月13日杭州舉行的國防科技系統與浙江民營企業對接交流大會上,萬里揚作為浙江民企簽約代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將展開“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器研發”項目合作。
在浙江,像萬里揚這樣已經涉足或開展涉足軍工產業的民企已不在少數。來杭州出席此次會議的35家國防科技單位近百位專家、軍工企業等代表,就成為各地民企眼中的“香餑餑”。
在全球金融海嘯和出口環境日益嚴峻的壓力下,浙江制造業也在積極尋找轉型之路,而軍工產業也成為浙江民企眼中的一塊新樂土。
省級“戰略”
在金融海嘯和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11月13日舉行國防科技系統與浙江民營企業對接交流大會賦予了浙江制造業特別的意義。
據了解,此次來浙的國防科技成果共有405項,40多個民企和國防科技系統簽約。不少企業人士表示,這些成果不但創新性強,而且很貼近生活,對這次會議,他們參與熱情比較高。
“目前浙江民企‘涉軍’主要有三種方式,其一是直接向軍方提供產品,沒有科研技術上的合作;其二是與軍方的科研單位合作,研發的產品可軍民兩用;其三是直接購買軍方科研成果。這次會議主要是第二種情況。”任華林對本報記者表示。
首批簽約的10家浙江民營企業代表跟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中國核工業集團第五建設公司等國防軍工單位簽訂合作開發BKZ-904無人機載光電偵察系統數碼相機組件、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器、核級密封件等國防科技系統成果。
“目前近96%的國內轎車自動變速器都靠進口,價格高、油耗高,技術通用性又差,而我們跟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合作開發的‘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器’,不但能省油10個百分點,而且能改變開手動擋車時變速要一腳腳踩油門的現狀,一旦投入市場,價格預計能比進口變速器便宜近4萬元,非常實惠。”任華林透露。
實際上,這一次對接交流并非率興而為,對軍工產業的熱情,浙江省是有備而來。
就在一個多月前的9月23日,浙江省經貿委經過長時間醞釀,發布了《促進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再一次鼓勵民營企業進入軍工行業,而更早些,國防科工委就曾經和杭州、寧波等地的民營企業進行過多次親密接觸。
“雖然在浙江之前也有像四川等其它省份出臺過指導意見,但是據我了解這些省份民企參與的并不多,我們省的特點是浙江民企參與程度高些。而廣東的難度就相對大些,因為廣東中外合資企業相對多些,軍工產業目前對中外合資企業還是限制的。”浙江省經貿委綜合處副處長鄒武祥11月20日對本報記者表示。
長期以來,軍工領域一直被視為民營經濟投資的禁區,直到2005年2月,國務院頒布《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才明確提出允許非公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
在此基礎上,國防科工委又出臺一系列政策,指出除少數核心重點軍工企業應繼續保持國有獨資外,鼓勵引入境內資本和有條件地允許外資參與軍工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詳細介紹了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有關條件和程序,并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具體范圍。
“軍方有技術、設備,而民營企業有生產需求,有資源優勢,可以形成互補。而且軍工產品具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特點,受到民企的歡迎,他們參與的熱情比較高。”鄒武祥說。
根據此次發布的《指導意見》,浙江將重點培育和發展九大軍民結合型產業,并悉數對民企敞開大門。同時,將制定軍民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將軍民結合產業納入到區域發展、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和有關規劃。
這九大產業分別是:軍工產品、核能和核技術應用、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光電信息相關產業、新材料、特種改裝車輛及汽車零部件、民用爆破器材等。
“浙江民企適宜生產高精尖的配套產品,浙江經濟與軍工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對接性。”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軍民技術轉移與創新委員會副主任王曉平研究員認為。
民企“響應”
萬里揚公司引起人們的注意就是在11月13日的國防科技系統與浙江民營企業對接交流大會上。
“對變速器我們已開發了13年,目前我們年產在200百萬臺民品左右。對于軍品,始于去年與東風公司的合作。”任華林透露,“東風汽車公司現在已是我們公司的第二大客戶,而我們涉及軍品的個項目——有中國‘悍馬’之稱的東風猛士軍車變速器C21就是與東風公司合作的,去年已開發成功并批量生產。”
據了解,為了這款猛士軍車變速器,他們前期投入了1300萬元。而對軍車DCT雙離合器變速器,他們計劃還將投入資金1億左右。東風汽車公司開發的這款猛士軍車取名“汗馬”。
“目前我們除了與東風汽車合作猛士軍車變速器外,現在也開始與裝甲兵工程學院展開‘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器研發’項目合作,在這次簽約的企業中,涉及汽車行業的就我們一家。”任華林說。
早在今年6月12日,萬里揚公司就與裝甲兵工程學院舉行了DCT汽車自動變速器技術合作簽約儀式。該項目主要將開展0.8-3.5L排量的乘用車用雙離合器(DCT)汽車自動變速器的研發工作。已被我國科技部列為“十一五”國家863計劃重點攻關課題。
“目前這項技術國外只有兩家企業開發成功,而國內還是空白,合作方已完成了坦克DCT原理樣機設計,而坦克的DCT原理與汽車是一樣的。”任華林說,目前我們已完成項目的總體設計方案,已完成項目中機械部分設計和液壓系統的初步設計。大概一年半或兩年半后可以開發成功,計劃2012年量產。
根據任華林的描述,這一產品的前景十分廣闊。“這一產品不只是用于軍品,民品轎車的空間更大,一期產能我們設計十萬臺,產值在15億元左右。”
據了解,在浙江將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九大軍民結合型產業中,以民企為主力的“浙江軍團”早已經開始出現。在現時的大環境下,眾多民營企業面臨轉型和產業升級換代,浙江民營已經意識到,軍工行業有望成為下一輪爭搶的蛋糕。
資料顯示,浙江民營企業“參軍”創造的產值,兩年前就過了30億元。隨著國家對軍品市場的大力度放開,民企“參軍”的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
以民用航空航天工業為例,2002年,浙江造飛機先行者湖州泰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作生產的國內首架輕型單人直升機成功試飛;同年,紡織起家的寧波貝斯特航空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投身飛機制造,其自行研制的“神鷹一號”無人機開創了國內民企自行造飛機的先例。
溫州的德力西集團,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唯一的低壓電器供應商,2003年10月16日,德力西的產品跟隨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直上云天;浙江嘉興的天通股份,其磁產品通過了中國軍用電子元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的認證,公司憑借“軟磁鐵氧體磁芯生產線”等雄厚的技術實力,完成多項軍工科研項目,充當了民用企業向軍品領域發展的先鋒。
“與民品相比,軍品的采購價格相對較高,這是民企熱情比較高的重要原因,但是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參與軍品生產可以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和產品質量成本。軍品對質量要求相當嚴格,通過軍方的質量管理體系認可和成本審核并不容易,有利于提高企業自身的素質。”任華林說。
而浙江一位軍工項目“中間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軍工訂單穩定,競爭少,同時也為企業添上了品質的光環。隨著合作深入,‘軍技民用’不僅帶企業進入了藍海,還省卻了巨額的前期研發費用,降低了風險。”
這位“中介”還表示,“其實,軍工訂單一般量不會太大,只要經審批不影響軍工產品制造,就可以用于民用。”
據浙江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主任陳加福介紹,目前,浙江民營企業“涉軍”的有81家,其中36家已經拿到了涉軍許可證,有了生產資格,其他有些還在辦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