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機日趨嚴峻、我國經濟遭受沖擊日益顯現的背景下,我國政府對宏觀調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推出了在今后兩年多時間內安排四萬億元資金強力啟動內需計劃,旨在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同時,國家還相繼推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并適度調整了貨幣政策,希望能夠降低國際經濟形勢下滑對國家經濟增長減速的影響。2008年11月27日,國家發改委就進一步擴大內需計劃及四萬億元投資的具體構成作了詳細介紹,其中包括在鐵路建設、電網建設、公路及港口建設方面投入1.8萬億元,占總量1/3強的投資規模使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相關行業關注的熱點。
我國政府高姿態推出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尤其是在鐵路和電網建設領域的巨額投資,對各地的投資者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我國政府如何進一步落實相關配套政策,來完成此次對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這無論是對于正在關注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者們還是本土企業都至關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投資方向和實際利益。
2009年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正是看到這一點,特別舉行了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和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兩個峰會,邀請了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協會領導、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新的政策和改革方向,以及行業熱點技術、市場問題,為來自各國的投資方提供與國內企業交流的商業平臺,共同尋找潛在的客戶與合作機會。
會議共舉行2天,相關主管部門領導分別作了報告,詳細分析了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四萬億元投資的具體情況以及我國稅制改革對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作用,并指出當前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作用已經顯現。
在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峰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秘書長鮑云樵、中國電網專家蒙定中、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等專家,以及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GE能源、西門子、阿海琺輸配電、維斯塔斯中國、日本AE帕瓦株式會社等中外企業代表分別就中國電力可持續發展、電價改革、智能電網、風電上網等業內熱點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