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會同意,這是半導體設備產業史上嚴重的一次衰退;而其中自動測試設備、檢測設備(Inspection)、微影設備與晶圓清洗設備等產品領域的狀況,是慘上加慘。但筆者認為,晶圓廠自動化設備(Fab automation)才是慘的…
這些晶圓廠自動化設備包括前端模塊(front-end modules, FEMs)、分類機(sorters)、傳送盒(load ports)以及自動化物料搬運系統(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AMHS)等。這些設備領域狀況凄慘的證據如下:
1. 領導級晶圓廠自動化設備供貨商Asyst近聲請破產,并正尋找買主;該產業已經面臨無止盡的虧損跟裁員。
2. 另一家供貨商Brooks Automation也面臨虧損與裁員。該公司近一期財報顯示該公司09年第二季營收為3,730萬美元,與08年同期的1.477億美元相較,下滑幅 度達74.7%;與季的7,340億美元相較也減少了49.2%。該公司第二季凈損達1.525億美元。
3. 日本業者Daifuku的狀況稍為好一些,該公司第三季營收成長了12.9%,不過利潤縮水了30.1%;Daifuku的產品非常多元化,不過我確定其無塵室設備的表現糟。
4. 另一家日本晶圓廠自動化設備供貨商Murata Machinery的狀況也類似,同樣面臨窘境。
晶圓廠自動化設備的問題在于,這類訂單并沒有群聚性,當一家晶圓制造商打算整頓某座廠房的晶圓自動化設備,才會訂購相關系統并裝機;這類訂單是完整的,且很少是金額大、又包括后續訂單的。FEM可能情況稍有不同,但也不會是大筆生意。
這為何是個問題?首先,晶圓設備產業的每個領域需要至少三家或實力相當的供貨商,且每家供貨商能相互競爭激勵創新,推出優良又價格合理的產品。但目前的困難在于,晶圓廠自動化設備領域停滯不前、缺乏創新,而且僅存兩家或是更少的供貨商有正常財務狀況。
換句話說,晶圓廠自動化設備產業已經出現危機;等到芯片制造商重新開始建造晶圓廠,恐怕沒有廠商能提供新、先進的AMHS系統。
對我來說,狀況很不明朗;該如何解決呢?芯片制造商也許得幫忙投資,以協助他們的晶圓廠自動化設備供貨商伙伴脫困。如果不這么做,讓那些設備供貨商一個個落得破產,下一代的自動化晶圓廠也會成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