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當前在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領域,有兩個熱點不能忽視:一個是ERP,一個是PLM。那么,ERP和PLM到底是什么關系?在IT系統整合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制造行業用戶在實施PLM和ERP時該如何對這兩個看似關系密切的系統進行整合?
當前在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領域,有兩個熱點不能忽視:一個是ERP,一個是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與此同時,近ERP供應商收購PLM廠商的并購案例也層出不窮,比如說,用友軟件剛剛收購了重慶邁特科技公司,甲骨文公司于2007年收購了Agile。SAP盡管在PLM領域沒有并購行為,但是通過自行開發系統逐漸滲透并蠶食PLM市場。
那么,ERP和PLM到底是什么關系?在IT系統整合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制造行業用戶在實施PLM和ERP時該如何對這兩個看似關系密切的系統進行整合?
PLM尚處于起步階段
PLM正在成為繼ERP、CRM等之后制造業信息化領域的一個新熱點。在企業信息化咨詢領域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著名咨詢公司CIMdata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全球PLM市場在2008年增長了6%。IT咨詢公司賽迪顧問的報告顯示,2008年我國PLM軟件市場增長迅速,增速接近20%。
CIMdata認為,PLM是一種戰略性的業務模式,它應用一系列相互一致的業務解決方案,支持產品信息在全企業和產品全生命周期內(從概念產生到生命周期結束)的創建、管理、分發和使用,集成了員工、流程和信息等要素。
但是這不是公認的對PLM的定義。目前業界還沒有就PLM的定義達成共識,但是普遍都認為,PLM技術和解決方案是繼CAD/CAM之后發展起來的新一代產品創新和協同管理解決方案,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關于產品的各種信息,同時還可以讓企業各個部門/業務環節管理、共享和重用這些產品數據。
從本質上來說,PLM以制造企業的產品數據為核心,解決從用戶需求、訂單信息、產品開發、工藝設計、生產制造到維護維修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不同類型數據的綜合管理、過程管理,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供應鏈協同工作的問題。PLM以信息化為手段改變企業傳統的設計、制造和經營管理模式,為企業提供產品創新全過程的信息集成和業務協同的統一平臺,從而保證企業產品數據的安全性以及知識管理的性和有效性,加快了企業響應市場需求的速度。
PLM供應商北京數碼大方有限公司(CAXA)市場部楊維明分析說,目前越來越多制造企業把信息化作為推動自身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存在一些挑戰:其一,如何深化應用已實現信息化的各個單元技術,如不同的3D技術如何組合在一起應用,如何把2D技術和3D技術組合應用;其二,產品數據如何實現共享、復用,變孤立為集成,變靜止為動態,使產品歷史數據從原來的束之高閣變為現在的設計人員在新產品設計時可以信手拈來,從而實現產品設計制造的全程數字化;其三,在引入新的技術或系統時,如何兼容原有的系統和產品數據,保護企業現有資產;其四 ,如何讓產品數據更好地幫助企業發揮已有的或者將要實施的ERP系統的作用。所有這些因素,都驅動著PLM的不斷發展和應用。
與此同時,在我國提出走自主創新型道路,堅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努力實現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大背景下,制造企業更加注重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廣泛推廣和深化PLM的應用可以提升產品創新和研發管理能力。
盡管如今PLM越來越受到制造企業的關注,并逐漸成為制造業信息化的一個熱點,但是艾克斯特總工程師陳強指出,PLM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廠商也好,企業用戶也好,對PLM的認識都不是很清楚,不了解PLM真正能為企業解決什么問題。
陳強認為,PLM主要解決以下四個問題:其一,產品數據如何有序組織;其二,產品數據如何產生,過程如何控制;其三,各個階段、各個部件的設計到底是誰做的;其四,信息的集成和服務。
PLM與ERP互為補充
甲骨文公司亞太區專業銷售運營副總裁威爾·博斯馬(Will Bosma)認為,PLM管理的是新產品的開發及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從產品設計、量產、上市再到退市;ERP更注重物料管理、生產制造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即從成本的角度去管理企業的物流和信息流。
談到ERP和PLM功能的區別,楊維明認為,PLM是企業以產品創新為中心的業務策略,側重在興利,創造價值;而ERP則是企業以資源管理為中心的業務策略,側重在除弊,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