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組建機器人部隊。一些軍隊的機器人已開始執行偵察和監視任務,替代士兵站崗放哨、排雷除爆。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夏基認為,機器人的成本僅是士兵的1/10,它替人類廝殺疆場的場景,將有可能在10年內變成現實。目前,已在不知不覺中滑進了機器人軍備競賽。
數千機器人服役美軍
2004年美軍僅有163個地面機器人。2007年則增長到5000個,至少10款智能戰爭機器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
部署到阿富汗的智能機器人“赫耳墨斯”主要用于探穴鉆洞,它身上安裝有兩個照相機,能爬進漆黑洞穴并向外發送圖片;美軍機器人“劍”在伊拉克戰場更是神通廣大,它能輕易通過任何阻礙,備彈200發,裝備一挺經改造的M249型機槍,射速高達1000發/分鐘,火力強度足以與一挺重機槍媲美……
美國投入千億研究費
美軍為智能戰爭機器人投入了美國歷史上大的單筆軍備研究費1270億美元,以完成未來戰場上士兵必須完成的一切戰斗任務。創意很簡單:未來戰場上,一個機器人士兵發現目標,然后向指揮所匯報,之后由另一個機器人士兵(或導彈)摧毀目標。
據悉,美軍未來一個旅級作戰單元,將至少包括151個機器人戰士。為了驗證這支智能戰爭機器人隊伍的作戰能力,美陸軍第29步兵團2007年舉行了一場“機器人戰爭演習”。據估算,這支機器人作戰部隊將使戰斗時間縮短一半,而美軍士兵傷亡率降低60%-80%。美軍事專家稱,到2015年半數美軍將是機器人,而另一半是普通人類士兵。
各國展開軍事機器人競賽
目前,俄、英、德、日、韓、加拿大等國已相繼推出各自的機器人戰士,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家會投入到這項新戰爭機器的研制與開發中去。
英國設菲爾德大學科學家諾埃爾·夏基說,他對美國等國提出的軍用機器人計劃進行研究后感到“很害怕”。他擔心的是,機器人今后將自己決定何時“扣動扳機”,而“機器人對于為什么要這樣做沒有判斷能力”。夏基建議,各國政府和機器人研究者應重新考慮目前的研發計劃。
各國組建的機器人軍團
-沖鋒陷陣型:韓國為陸軍研制了“犬馬”的機器人,能沖鋒陷陣,在野外和危險地形,可進行監視偵察、探索危險品等行動。
-偵察虛實型:英軍的“神奇眼球”具有高解析度的攝像機,大小相當于乒乓球。只要將它扔到敵人中間,就可以將敵方的情況現場拍攝下來,并傳送到遠可達200米外的己方手控監視器上。
-救死扶傷型:以色列早在數年前就啟動了戰場救護機器人的研制工作,它可以在高度危險的環境中撤離傷員,預計將在近幾年內投入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