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磁性材料產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年增長率過20%。現在,我國磁性材料工業在產量方面已經初具規模,中低檔產品占據了較大的國際市場,在高檔產品方面開始形成競爭力。
我國電子元件行業近年來發展穩定,我國電子元件產品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0%左右,位居前列。但從銷售額來看,我國電子元件占全球總銷售額還不高。我國生產的電容器、電阻器、磁性材料、電子變壓器、壓電石英晶體器件、電聲器件、微特電機、印制電路板的產量已居首位,而且一半以上的產品出口國際市場,印制電路板、電聲器件、微特電機、電接插元件、電容器和電子變壓器等是我國電子元件出口創匯的支柱產品。但是,近年來,我國電子元件進出口貿易逆差越來越大,一方面是受到加工貿易快速增長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國產元件不適應高檔產品市場日益增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新功能、新結構和的電子元件仍需進口,整機國產化率仍然較低。
針對我國電子元件行業的特點,今后幾年元件行業的定位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考慮。首先,我國電子元件的發展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密切跟蹤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發展趨勢,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技術檔次,加快新型電子元件的開發,使我國電子元件由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轉變。其次,突破關鍵元器件技術,電子元件企業要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第三,片式化是電子元件的重要發展方向,不僅市場需求量大,而且充分體現了規模經濟的特點,如果結合上下游產品,如材料、零部件、設備、儀器等,形成產業鏈,則產業規模更大,拉動效益更明顯。后,要把握國際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轉移的機遇,推動更高層次的國際合作,以資本為紐帶,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升管理水平,培育我國電子元件的跨國公司,打造國際級的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努力提高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繼續保持我國電子元件較快的增長速度。
去年我國繼電器行業主要生產企業生產量達到18.1億只,銷量17.6億只,出口9.09億只,可謂產銷兩旺,形勢喜人。但與全球繼電器生產大國相比,仍是差距顯著,一些結構性的、根本性的問題并沒有因自身的高速發展而有顯著改變。創新思路求發展,是繼電器行業尋求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繼電器行業投資類產品發展迅猛,技術創新熱點比較突出,投資類繼電器在通信、設備裝置、汽車等領域應用逐漸增加,高頻繼電器、光電子繼電器、微電子繼電器等,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呈現出日漸旺盛的市場需求。固態繼電器近年來在我國繼電器行業的發展迅猛,技術、質量等方面的提升令人矚目,在繼電器市場上,其增長態勢也十分強勁,今后,特別是我國固體繼電器生產、銷售額仍將保持相當高的增速,今后幾年,估計可占到整個繼電器市場銷售額的20%左右。
我國繼電器企業雖然很多,而且產量巨大,質量也很好,但馳名的品牌卻不多,全國繼電器行業前10位的大企業的品牌,如陜西群力的“寶成”牌、廈門宏發的“宏發”牌、貴州群英的“群英”牌、上海滬工汽車電器有限公司的“滬工”牌、寧波福特的“福特”牌等,在國內雖然比較著名,在國外也有一定的影響,但與國際上著名的繼電器廠家如歐姆龍、松下、西門子等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究其原因,一是企業發展戰略滯后,未將品牌戰略引入企業的整體發展之中。二是品牌定位不準,只是做產品,而不是創品牌,片面追求產量、銷量的增長。為此,企業的經營理念要迅速轉變,以產品的內在價值贏得客戶,爭取市場份額,從產品營銷轉向品牌營銷,實現做產品向創品牌的根本性戰略轉變。
控制繼電器行業今后要以創品牌企業為目標,使我國繼電器產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創品牌企業要切實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標準。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對電聲器件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檔電聲器件技術發展很快,各種形式的電聲器件不斷涌現,正在進入一個發展的黃金時代。
電聲器件產品正在向小型化、輕量化、多功能、高保真、大功率、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片式電聲器件發展也很快。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國電聲行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產量、出口量都居前列。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電聲器件生產加工中心,在國內形成了電聲器件生產工業體系和完善的產業鏈。我國電聲行業的技術和工藝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電聲器件的總產量在1999年的時候是24億只,2003年達到40億只,增長了66.7%。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也有所提高。今后幾年,國內市場為電視機、通信產品、家庭影院、計算機(包括筆記本電腦)、電子玩具等等配套的電聲器件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另外,汽車音響也是電聲器件行業重點關注的應用領域,預計今后幾年的增長速度不會低于10%。
進入信息時代,隨著移動通信、家庭影院、多媒體、數字化視聽終端的迅猛發展,中高檔電聲器件將進入大發展時期,先進的設計、測量軟件和設備,使電聲技術水平日新月異,傳統的電聲器件性能不斷優化,新型電聲器件如數字式、硅集成等產品層出不窮。高保真化、片式化、微型化、薄型化、低功耗、高功率、多功能、組件化成為電聲器件新的發展趨勢,同時,產品的安全性、綠色化也是影響其發展前途和市場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國內磁性材料產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年增長率過20%。現在,我國磁性材料工業在產量方面已經初具規模,中低檔產品占據了較大的國際市場,在高檔產品方面開始形成競爭力。據有關方面統計,全球磁性材料市場將以15%的年增長率發展,今后幾年,我國的磁性材料工業主要將在質量和性能方面得以提高,在產量方面增長的速度會較慢。
現在全球汽車產量在5500萬輛左右,隨著汽車生產量和使用揚聲器數量的增加,為汽車配套的電機和揚聲器所需要的鐵氧體永磁將達到25萬噸。由于電動車的發展以及為了保護環境而采用非汽油驅動汽車的發展,需要應用新材料提高電機的功能并減小尺寸,這使得釹鐵硼磁體的發展加快。計算機的發展帶動了相關配套元件的發展,是使用釹鐵硼大的市場之一,年需求量約在上萬噸。顯示器需要各種高檔次鐵氧體軟磁,多媒體音響對永磁材料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通信業的發展,電話和移動電話裝置需要越來越多的抗干擾磁芯、片式微型化電感以及傳感器和揚聲器,這給軟磁和永磁材料帶來了良好的市場。從市場發展看,全球和國內磁性材料市場發展前景是樂觀的。未來10年可以說是我國磁性材料工業發展的大好時代。
隨著消費類產品向數字化和發展,對磁性材料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彩電高清晰、數字化,對軟磁鐵氧體的功率損耗、磁導率、使用頻率的要求均比模擬機高。其他的數字攝錄像機、音響設備、變頻空調等也對高檔次的磁性材料提出更高要求。另外,汽車、通信、計算機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國內高檔次磁性材料的發展。
我國的磁性材料企業還不是很強大,今后應集中力量,搞好主營產品,取得規模競爭優勢,只有在搞好主營產品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