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正如130多年前源于美國一樣,GE把中國當作第二故鄉,中國市場將成為GE未來發展的根本立足點,GE也將通過不斷地創新,助力中國綠色經濟發展。”GE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邦民(MarkNorbom)表示。
自1908年,GE在沈陽建立了家燈泡廠以來,GE與中國已有百年合作淵源。這家“老字號”的前身,是美國發明大王托馬斯·愛迪生于1878年創立的電燈公司,并成為道·瓊斯工業指數1896年設立以來,至今惟一仍在指數榜上的公司。
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JeffImmelt)將GE帶入21世紀,并賦其以“綠色使命”,在這項跨世紀的變革計劃里,環保不再成為GE的負擔,反將從中獲取250億美元的商業收入,因此,“綠色創想”被稱為GE為成功的跨行業戰略之一。
創新
“市場會越來越全球化,增長會越來越受創新驅動。我們必須要變革我們的公司。”伊梅爾特(JeffImmelt)曾如此表示。他認為,GE除了要敢于承擔風險、營銷精益求精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勇于創新。
實際上,為了改善投資結構,伊梅爾特已將旗下11個業務集團壓縮為如今的5個,相繼賣掉高新材料、塑料業務,并正在計劃為運營百年的家電業務尋找買家。
在GE眾多創新的業務里,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以“環保”為增長點的“綠色創想”計劃。2005年5月9日,伊梅爾特在全球啟動“綠色創想”(eco-magination)計劃,其核心內容是運用環保概念,發展新科技,為客戶提供“綠色”解決方案。伊梅爾特表示,“綠色創想”是GE為應對更清潔的能源需求,減少廢氣排放等作出的承諾,且公司也可從中盈利。
按照計劃,GE將把一些獨特的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能力用于研發明天的解決方案,例如太陽能、混合機車、燃料電池、低排放飛機發動機以及更輕更堅固的材料、照明和水凈化技術等。
氣候變化資本集團執行董事JamesCameron對GE的這項計劃給予了高度贊揚,他說:“我熱愛這項計劃,這是一個悉心調研的結果和積極的商業主張,我們對計劃的實施充滿信心。這還將鼓勵其他企業進行創新并從中獲益。”
這項被伊梅爾特稱為“GE近年為成功的跨業務跨行業戰略之一”的“綠色創想”引發了GE與客戶合作方式的一場革命。這個計劃里,環保不再成為GE的負擔,反而轉化為新發展的機遇。“綠色創想是GE全球的增長戰略,它以先進的技術來幫助我們應對當今社會的挑戰,支持我們的客戶,從而持續提升我們的財務表現。無論在哪里,用技術來解決問題總能創造良性的業務。”伊梅爾特表示。
在計劃中,GE發揮了公司的各項業務優勢,在為投資者帶來極大回報的同時,將自身能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低。預計到2010年,GE將對環保技術的投資從2005年的7.5億美元增加到15億美元;來自“綠色創想”產品的收入至少達到250億美元。同時GE承諾,2012年將本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1%,能源利用率提高30%,用水量降低20%。
據悉,4年來,GE已經開發出了80個“綠色創想”產品,并如期兌現首個“綠色創想”承諾,在2008年完成公司關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強度30%的目標。在“綠色創想”計劃的幫助下,GE已在“清潔能源”領域占據地位。預計,2009年將創造180億美元的“綠色創想”銷售額。
可以說“綠色創想”極大地提升了GE在創新與執行方面的聲譽。在美國《Wired》雜志的“2007年40家富創新企業”評選中,這家老牌工業企業被排在第9位,與它共享榜單的,大多是蘋果、三星、Google這些多年來以創新而著稱的IT企業。
立足中國
環保與合作,被GE認為是立足中國的通行證,“對于 ‘綠色產品’而言,中國可能是上好的用戶市場之一”。
GE決定,不僅要在中國加強綠色環保產品和技術的研發,還要加強GE自身的節能減排。中國正在成為GE綠色革命的核心。
2006年5月29日,GE在中國啟動“綠色創想”計劃,并與中國國家發改委簽署了一份環保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約定,加強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GE將為中國的能源節約型和環保型產業提供先進的技術和方案。
盡管全都在討論中國的工業污染、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但從GE綠色產品在中國總銷售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占比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和企業對環保產品給予了高度重視。如今,GE正致力于將“綠色創想”技術和產品轉移到中國,并使其本土化。“中國是個好的市場,讓我們高興的是,‘綠色創想’的戰略和政府的目標不謀而合。我們希望和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合作伙伴一起,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并且期待得到更多人和企業的關注和支持。”GE“綠色創想”中國區總經理謝崇偉表示。
事實上,由于北京2008年奧運會對于環保產業的大力推進,“綠色創想”去年在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航空、能源、運輸以及水處理領域的業務增長的帶動下,“綠色創想”在華銷售收入從2007年的4.3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近8億美元,增加近80%。
中國市場伴隨經濟高速發展產生的無窮潛力,不僅讓GE心動,也吸引了很多與它競爭的對手,其中一些中國本地的競爭對手發展速度之快,讓GE也刮目相看。2008年伊梅爾特訪華期間,提出把中國作為GE“第二故鄉”的戰略,由此引出GE在華發展的的第二關鍵詞——“合作”,即加強與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合作,與他們建立合資公司,從而提升GE在中國的影響力。
“為了應對這些對手的挑戰,我們現在就必須把中國看作自己的‘國內市場’,全力發展本土化能力,包括本土化的管理、工程、銷售、營銷和制造,”羅邦民指出,“這樣我們才能贏得中國市場,才能把中國變成我們的第二故鄉。”
2009年,GE相繼與包括上海廣電、南京汽輪、重慶新興齒輪、杭州新華紙業等國內企業建立合作。其中,GE醫療不久前與杭州新華紙業有限公司合資興建的杭州沃華濾紙有限公司,是GE在亞洲興建的家濾紙生產基地,也是GE醫療在整個亞太地區投資興建的規模大的生產基地。
研發
在實施“第二故鄉”策略過程中,GE于2003年10月在上海投資6400萬美元建立的中國全球研發中心扮演著重要角色。2007年,GE實施“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大幅度加大了針對中國市場需要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以本土化的眼光看待中國發展的科技需求,以新科技和新產品贏得在中國的未來。
截至2008年,GE在中國的研發人員共成功申請了320項專利,其中有19項是“在中國,為中國”項目專利,涉及能源、水處理、電力系統、安防、醫療檢測、激光加工等多個領域。
兩年來,GE分別從CEO資金中專門提供1500萬和3000萬美元用于“在中國,為中國”項目,主要用于為中國客戶研發更清潔的產品與解決方案。這為GE在中國的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重點是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潔凈煤、水處理、軌道交通以及先進加工技術等領域。截至2008年,GE在中國約投入850億美元用于環境凈化項目。
2009年,“在中國,為中國”項目將繼續在近海風能、煤氣化、低成本反滲透膜水處理、油氣電氣化、農村醫療信息化、航空精益制造、火車機車升級、傳感與檢測大流量計及LED節能照明等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和資金投入。
“為了在中國市場取得和保持地位,重要的就是要能夠根據本地需求不斷開發出高科技新產品,改變中國作為以歐美市場為主導的國際化產品銷售鏈末端的地位。”GE中國研發中心總裁陳向力博士說。
GE中國研發中心現主要有三大塊業務,為GE全球業務發展提供基礎科學研究,為GE中國業務增長提供產品開發和采購支持;為提高本土研發能力廣泛開展合作項目,吸引本土人才。目前,GE在中國已經具備從高科技基礎研究到新產品整體開發的完備的研發體系,涵蓋了GE在中國的幾乎所有業務領域。
對于中國市場,GE不僅將國際上先進的新產品和技術拿到中國來應用,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開發新產品,并利用中國的成本優勢進行本地制造,另一方面,GE也希望與中國企業展開良好互動。
GE在美國、德國、印度、中國有四個全球研發中心。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已經擁有60多個實驗室和1400多人的科研團隊,是國內大的獨立外資研發機構之一,也是國內極少數具備基礎研發實力的外資研發機構之一,每年完成100多個研究項目,其中包括1/3左右的基礎科研項目。
GE不僅在產品、技術層面取得贊譽,在公司管理方面,也一度被譽為“美國企業界的哈佛”。在過去 20年,GE為全球各地輸送了近 200名CEO,自 2002年開始,多次榮登《財富》評選的“全球受贊賞公司”榜首。
下一步
2009年5月,GE在全球范圍啟動繼 “綠色創想”之后的又一大戰略——“健康創想”,宣布在未來6年總共投入60億美元,其中包括30億美元開發100種能夠增加醫療覆蓋率、提高質量和降低成本的新產品;20億美元為農村和全球不發達地區的醫療事業發展提供融資;10億美元開發與健康相關的新聞和教育內容,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伙伴關系。
根據計劃,GE將通過技術創新降低15%的醫療成本,使有機會享用到基本醫療科技與服務的人數增加15%(即每年過1億人),并通過簡化、改進醫療流程,使醫療質量與醫療效率提升15%。GE的醫療集團自1979年就開始在中國發展業務,為中國提供的醫學成像、信息技術、醫學診斷、病人監護及生命支持系統。
據介紹,該計劃啟動將調動GE公司旗下包括醫療、金融、水處理、研究中心以及NBC環球、GE基金會等業務集團公司能力。
“GE‘健康創想’的許多內容與中國醫改目標是一致的,我們期待與中國政府和醫療行業分享經驗,共同發展。”伊梅爾特表示。這也意味著,GE將在中國8500億元的醫改市場中有更多涉獵。GE剛剛在無錫建立的濾紙生產基地便是這一戰略在中國落實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基地將極大程度地滿足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也將大大加強GE醫療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競爭實力。
此外,繼北京奧運會后,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GE也將再度把握與中國合作的機遇。2008年,GE在北京奧運會的營銷收入過17億美元,參與的項目多達335個。
在明年的世博會上,GE將充分展示公司在清潔能源、水資源、節能照明、軌道交通等領域的“綠色創想”技術以及醫療影像診斷技術,GE的 “綠色”建筑技術也將在美國國家館的建造中得到示范應用。
截至2008年,GE在中國已經擁有了過12000名員工,在中國的年銷售收入也達到了46.4億美元。公司希望到2011年,將其在華收入從2007年的44億美元擴大到100億美元。
對于GE而言,投資未來,以創新解決環境問題是其發展之道,在全球經濟重啟之際,將發揮關鍵作用的中國則是其未來發展之源。(記者 萬曉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