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發展智能電網:調整電源結構的新方向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亮報 更新時間:2009-11-18
分享到:
發展智能電網:調整電源結構的新方向

  全球金融危機引發和加速了我國機械工業轉型的步伐,電氣行業也不例外。電氣行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重點目標還包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而調整電源結構,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方面。

  “智能電網為電氣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同時,也為電氣行業的結構轉型指明了方向。”中國機械聯合會特別顧問陸燕蓀在第六屆中國電氣工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

  全球金融危機加速了我國機械工業轉型的步伐,電氣行業也不例外。“而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重點是怎樣應對氣候變化。調整電源結構是應對氣候變化非常重要的方面。”陸燕蓀說。

  新的契機

  2009年年末,全球經濟結束了艱難的探底,我國經濟也開始止跌回升。然而,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以來,我國電氣行業的規模增速總體上出現了下滑,利潤總額指標出現了近幾年來的負增長。我國電氣工業產銷增速繼續回落,產銷增長速度低于10%。

  金融危機給每個行業提了一個醒,要想獲得持久穩定的增長,調整結構勢在必行。

  危機催生機遇。調整電源結構,大力推動潔凈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未來電力產業的發展方向,更是電氣行業轉型升級的契機。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就是一個例證。從虧損60余億元到盈利12億元,近一年時間里,中電投通過調整電源結構和產業結構,找到了新的盈利增長點。據了解,中電投今年火電投資比例已從原來的70%~80%下降至44%,而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投資比例大幅上升至56%。

  新的路徑

  “中國的煤電比例很高,從發電來看,占到75%以上,到2010年,這個比例不會低于70%。”陸燕蓀說,然而,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全球都在提倡低碳經濟。“未來,清潔煤發電技術是方案。此外,可再生能源也是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提倡節能減排,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各界共識。

  “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氣候變化要比金融危機更加重要,因為它涉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和環境約束的今天,已經迫使全人類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發展模式。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堅持可持續發展、走綠色復蘇之路,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根本措施就是發展新能源。”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11月15日舉行的北京國際金融論壇上指出。

  有電力設備行業分析師認為,我國未來電力建設的重點是電源結構調整,重點發展核電、風電等新能源,建設大水電和坑口煤電,相應需要配套輸電網絡,帶來電網投資增長。電網和新能源發電領域投資帶動電氣設備行業增長,預計2009年行業整體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8%和5%,下半年增長快于上半年。

  那么,熱炒的新能源能否擔當起電氣行業新增長點的重任?

  新的方向

  陸燕蓀說:“作為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可以利用,但如果大規模、遠距離輸送電的難題沒有解決,水電、煤電還是要作為主要的能源。” 大力發展新能源,如何解決新能源發電上網是重點。未來,智能電網會成為新能源發電上網的突破口。

  智能電網的核心技術是數字化電網、分布式能源系統、信息化家電和蓄能式混合動力交通工具。其中,分布式能源系統就是能夠納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于一體的重要載體。

  美國《財富》雜志說,政府和業界研究估計,隨著配電系統進入計算機時代,現代化的數字電網將使美國能耗降低10%,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并節省800億美元新建電廠的費用。《紐約時報》刊文稱,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結果表明,僅使用數字工具設定家庭溫度及融入價格信息,能源消耗每年可縮減15%。若推廣使用需求側系統20年,則在建設、維護、運營電廠、變電站和電網方面節省700億美元,這其中40%的費用節省于發電,相當于30個大型燃煤電站無需投建。

  智能電網是把新的信息化、通信、計算機控制技術和原有的輸、配電基礎設施高度結合,形成一個新型電網,實現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智能電網與傳統電網的不同之處在于互動性。“智能電網中的‘互動性’主要靠智能儀表來承載”,基于此,陸燕蓀提醒電氣企業:“數字化、互動化、信息化將是電氣產品未來的發展重點。”

    

上一條 上一條:電容:市場上的新定位
下一條 下一條:GE與中國伙伴簽署系列協議,推進清潔能源技術應用
相關新聞  智能電網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