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畢竟是要靠物質生活的,光靠炒金融是不現實的!北本├砉ご髮W主樓的一間教室中,一位慈祥的老者正在與到場的記者和藹地攀談著,話題便是當前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他的言語中透露著些許的無奈與惋惜。這位老者便是兩院院士、英特爾嵌入式專題競賽組委會主任、北京理工大學名譽校長王越教授,他的身后有著太多的榮譽,這些榮譽又記載了太多的為國家作出的貢獻!
王越,男,江蘇丹陽人。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名譽校長、嵌入式專題競賽組委會主任。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兵工學會副理事長,國防科工委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863計劃國家安全領域專家組顧問,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信息類研究生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兵工學報》編委。曾任中國兵器工業第二○六研究所所長、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長期從事電子信息系統、信息對抗技術的科學研究工作,曾擔任過許多大型火控雷達系統的總設計師和行政指揮,研究成果豐碩,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機電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發明四等獎、國防科學技術科技進步一等獎、光華基金一等獎、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曾被授予兵器工業功勛獎、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嵌入式系統無疑是當前為熱門和有發展前途的信息技術應用領域之一。嵌入式系統用在一些特定專用設備上,通常這些設備的硬件資源(如處理器、存儲器等)非常有限,并且對成本很敏感,有時對實時響應很高。特別適合隨著消費家電的智能化,嵌入式更顯重要。
日前,王越教授在接受小規模媒體采訪時,就嵌入式的發展及信息化進程的相關問題與到場記者進行了互動的答疑。在一開始,他先向大家從宏觀的角度介紹了嵌入式的概念。他表示,人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是要靠信息的,這個信息就是物質運動的一個狀態,有很多狀態得到過程。而信息的科學文化、技術問題和技術支撐工具就是信息系統。
王越給大家舉例,現在的汽車中,很大一部分附加值和功能都是靠信息系統來實現的,而像工業中使用的很多機床,也是靠信息系統來提升設備能力的!靶畔⒖萍贾蔚男畔⑾到y,嵌入到人類社會各方面去,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蓖踉绞沁@樣詮釋嵌入式的。
尚有差距,匹配更為重要
據介紹,嵌入式如今已經應用到很多領域當中,前沿領域有航空航天事業,包括載人飛船;還有其他很多應用領域如銀行中的一些服務設備或是汽車中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等,可以說嵌入式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
“在嵌入式的技術和產品來講,中國同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痹谡劦轿覈度胧郊夹g發展現狀時,王越給予了客觀的評論,同時他也表示,在廣大的社會當中,嵌入式的工作發展在中國是有很多機遇的。雖然在上與國際水平有差距,但對于中國來說,在企業升級過程中間,或是提高百姓生活質量的過程中,其中的應用并不一定全部都是高檔產品。
在這一方面,王越著重強調了匹配社會發展,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他給現場的記者舉了一個手機的例子。如今政府大力推動“家電下鄉”,更多的農民也有機會使用上了手機。那么這些“下鄉”的手機,是不是需要功能很全,還是說功能更簡單一些,但是機器更可靠更耐用,比如待機時間更長,掉地上摔一下也沒有什么問題。這種匹配應用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科技就是為人類所服務的。
因此,王越建議科技人員要冷靜分析我們存在的弱點,并思考社會發展的真正需要和焦點究竟在何處,對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也要進行研究。他同時也鼓勵企業進行匹配發展,他表示,作為一個企業,不光是技術產品的研發,要從社會需要出發。他又拿出機床的例子,一個機床某一個功能的芯片,或者是某幾個功能的芯片,有的可能需要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但有的可能就不需要!捌髽I是干什么的呢?就是不斷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的當然是要發展,但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的!
競賽只是“添磚加瓦”,嵌入式人才的培養還需全社會的努力
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產業部人事司共同主辦,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協辦,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承辦的一項面向在校本科生的科技創新活動。自2002年舉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4屆,競賽規模從2002年的15所高校的28支參賽隊到2008年72所高校的160支隊伍參賽。參賽國家和地區也從大陸高校參加擴大到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參加。
作為競賽組委會主任,王越對該項賽事和中國嵌入式教學的發展及人才的培養給予了肯定。在2008年10月進行的英特爾杯大學生嵌入式系統競賽中,終高高舉起特等獎獎杯的是來自我國華南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的三名大四學生,他們的作品是“基于視覺跟蹤技術的殘疾人輔助系統”。王認為,現在國內重點的大學中、或者在學科領域中比較強的學校中的學生是可以跟國外學生一比的。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國外的學生思路還是比較廣,但如今的國內學生也在實行開放式的學習方法。
如今的英特爾杯嵌入式競賽已經真正的變成為一個由中國舉辦的國際化科技競賽,王越也真正地希望通過舉辦這種競賽,使得中國學生能夠更好的將理論聯系實際,同時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而對于比賽,他認為參加的目的不是為了得獎,是重在參與。在他看來,比賽真正的意義是對嵌入式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
談到創新,王認為創新能力是一個很高很大的詞,有人文方面,也有自然科學方面的,脫離開人文來談創新是不實際的。“做科技人員都是要坐冷板凳的,要甘于寂寞,敢于面對失敗,重大的科學研究主要的特征是大部分人失敗。”他表示,“沒有一點人文精神,創新研發能力是空的!
在問到山寨是否屬于創新問題時,王越認為這個問題涉及到社會準則。專利知識產權的保護是為了可持續發展。但是專利并不是救濟,他表示,在當前社會生產力還亟待發展的情況下,或是在科學技術普及方面來說,專利知識產權保護還是合理的。但也不是對合理,專利往往也會卡住他人進行發展。而他的這種看法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了對山寨是創新的一種肯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