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一季度增長11.6%,二季度增長9.5%。從季度來看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從月度數據來看,4、5、6三個月分別增長9.3%、9.6%和9.5%。
7月25日上午,國新辦就2012年上半年全國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上半年工業經濟呈現緩中趨穩歐姆龍態勢,但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8個百分點。
朱宏任分析認為,上半年工業出貨值同比僅增長了7.1%,增幅同比回落12個百分點,“在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3.8個百分點中,出口歐姆龍PLC影響程度我們估算了一下,接近三分之一”。
緩中趨穩
在外需明顯減弱歐姆龍PLC情況下,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這樣一個速度無論與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相比,都是不低的”,朱宏任表示。
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一季度增長11.6%,二季度增長9.5%。從季度來看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從月度數據來看,4、5、6三個月分別增長9.3%、9.6%和9.5%。
工業增速仍處在回落的過程中,各界也在關注這種回落是否趨于穩定。
朱宏任判斷,“緩中趨穩的態勢顯現。”
他給出的理由是,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較大的原材料工業,在一季度回落較多,但從二季度開始月度增加值增速分別是9.1%、9.3%、10.1%。尤其是裝備制造業,二季度增長9.1%,與一季度增速大體相近。
如果把這次經濟回落和2008年末的金融危機沖擊以后出現的回落相比,這次工業增速回落有一些明顯的調整特征。
從企業盈利情況來看,企業困難有所加重,但尚未出現大面積效益下滑。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4%,企業虧損面為17%。而2009年年初,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企業虧損面高達到25%左右。
朱宏任認為,證明趨穩的跡象在工業行業中已經比較明顯。
另一企穩數據是7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升至五個月來的新高49.5。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微博)表示,7月PMI數據的反彈主要是受產出拉動,包括新訂單指數也有所回暖,但幅度相對微弱。盡管有回暖表現,但制造業經營活動放緩的趨勢尚未明顯逆轉,整體PMI指數仍然在50以下,低于長期平均水平51.9。新訂單指數顯示國內需求仍未明顯回暖,就業市場的壓力也有所上升。
朱宏任也坦言,趨穩的基礎還有待進一步鞏固,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在市場環境趨緊和產能普遍過剩的狀況下,價格下行的市場預期增加,加劇了生產企業的經營困難。
中小企業“三座山”
7月上旬,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在江蘇省與關心中小企業發展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舉行了座談會。
代表們反映,由于近期企業效益下降,地方稅源縮減,有的地方政府為完成稅收征繳任務,加大了稅收稽查的力度,導致部分中小企業稅收負擔不減反增,加劇了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
代表們希望這一現象能夠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當場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研究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當日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94萬,完成全年目標的77%,但在國內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也出現一些隱憂。
今年上半年中央印發《關于進一步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扶持力度,但政策落實到企業實處仍然需要一個過程。
從工信部調研的情況來看,當前企業反映比較多的有企業成本增加過快、企業稅費負擔較重、融資成本較高等等問題。
近日天則所發布的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報告指出,勞動力、生產成本高,賦稅高、融資難且貴,資產泡沫推動實體經濟成本,是中小企業面臨的三座大山,僅采取凱恩斯主義的擴張貨幣政策是不行的,需進行根本性的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141.7億專項資金,用于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支持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發展、實施金融財務政策等措施,撬動社會資金流向中小企業。
朱宏任表示,盡管國家已經有了一些重要政策出臺,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政策落到實處,切切實實落到小微企業的身上。如何更好地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還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實,也希望在當前市場環境趨緊的情況下,能在各個方面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的關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