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聚焦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中信重工:中信重工轉型:除了革自己的命,還會“革”誰的命?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4-9-18
分享到:
中信重工:中信重工轉型:除了革自己的命,還會“革”誰的命?

導讀:

    8月7日晚,時鐘“滴答滴答”邁向深夜十點,張其生卻談興正濃。就在兩個多月前,張被任命為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那時,他剛加盟這家企業一年零五個月。不過,就是在那短

    在這個動蕩的年代,即使是行業者,其生存法則也只能是:要想不被別人革命,那就干脆自己革自己的命。中信重工就這么干了!

    張其生再一次提到了那個著名的案例。

    “柯達是早發明數碼相機的,但是,因為舍不得自己的膠片業務,所以它死了!”張其生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對《中國機電工業》說,“其實,中信重工也面臨同樣的抉擇!

    8月7日晚,時鐘“滴答滴答”邁向深夜十點,張其生卻談興正濃。就在兩個多月前,張被任命為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那時,他剛加盟這家企業一年零五個月。不過,就是在那短短的500多天里,張其生已經帶領著一支“突擊隊”披荊斬棘,為中信重工的未來殺出了一條血路。

    再謀跨越

    被中信重工如此看重的“變頻”,到底是何方神圣?它真的能成為中信重工再謀天下的支點嗎?

    8月8日,在位于洛陽的中信重工科技大樓25層,一場特殊的發布會正在舉行。

    “中信重工干變頻了,而且是和全球知名品牌直接競爭的工業專用變頻器!”面對300多名客戶及合作伙伴,中信重工新任總經理俞章法登臺致辭,履新之前,他曾擔任主管銷售的副總長達十年之久,“這不只是一個變頻器而已,我們還將延伸工業自動化控制的產業鏈條,進軍電力電子行業,而從機械驅動到電子驅動的突破,將給中國裝備制造業帶來一場革命!”

    俞章法的語氣中既有興奮與自豪,也有感慨與焦灼。此番眾人會聚一堂,是為了慶祝中信重工專用高壓變頻器投運一周年。2012年12月,張其生帶領著8位博士奔赴洛陽,組建中信重工變頻研發中心;2013年7月,其自主研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CHIC1000系列專用高壓變頻器面世,并應用于山西紫金礦業提升機變頻改造項目。如今,該變頻器已投用一年多,紫金礦業特意前來參加發布會,并公開發言稱其“整機運行穩定、安全,令人滿意”。

    張其生表示,之所以選擇礦用提升機入手,因為提升機是用來“提人”的,對安全、可靠等各種性能的要求“高、嚴格”——這無疑延續了中信重工“高舉高打”的一貫風格。而原本打算聚焦在提升機領域的發布會,因感興趣者眾,便順勢擴展至各行各業。發布會現場,中信重工與陜鼓集團、湘電重裝等九大客戶簽署了高壓變頻合作協議,“大家都很感興趣,對他們來說是大大的利好”。

    “十年磨一劍”?梢哉f,在過去的十年里,中信重工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自2004年以來,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這家曾經“13年沒買過一臺新設備,9年沒進過一個新人”的傳統老國企,逐漸可以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并贏得了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中國黃金等一批聲名顯赫的客戶。2013年,中信重工(601608)銷售收入約50億元,凈利潤約5億元。在重機行業一片風聲鶴唳的當下,它是為數不多幾家仍有盈利的企業之一。

    “單就裝備能力而言,中信重工未必比國內同行高出很多,我認為,它之所以能有今天,與其領導層的前瞻眼光、較早實施轉型,改變產品結構、經營模式有很大關系!”張其生早年間曾擔任某大型國企副廠長,對裝備制造企業也較為熟悉,他這番評價可謂一語中的。

    早在多年前,中信重工就開始實施“云層戰略”(定位),并隨著外界環境變化及企業實力的提升,逐步演變為“三大轉型”(從制造型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從主機供應商到成套服務商、從本土化企業向國際化企業)。2013年,中信重工的新產品對銷售收入的貢獻率達74%,新增訂單中,國際訂單和成套合同分別占51%和64%,其“567”的量化衡量指標初步實現。

    表面上看,中信重工的轉型正穩步推進,并沒有到生死攸關的時刻,那么,他為什么一定要向電力電子行業進軍,并將目標直指該領域國際巨頭呢?

    “從企業的盈利構成看,中信重工5億元的凈利潤幾乎全部來自國際訂單、成套合同及備件服務,單純國內主機的訂單基本沒有盈利?梢娞崆安季帧嵤┺D型的重要意義!庇嵴路▽Α吨袊鴻C電工業》說,“今后,我們要繼續推動三大戰略轉型,變頻是重要支撐。”

    的確,如果不掌握核心控制系統,所謂的“高科技企業”就難以名至實歸;如果成套合同中價值量大附加值高的部分只能外購、受制于人,那企業的核心能力及競爭優勢又體現在哪里呢?

    “一個1億多元的成套合同,外購的控制系統、電機等可能就得七八千萬!規模和利潤的大頭都在那兒呢!”俞章法曾在不同場合算過這筆賬,每一次都使他陣陣隱痛,“比如,一臺礦用提升機幾百萬元,一套配套的控制系統卻要數千萬元,幾十臺提升機的價格!”

    更讓俞章法不能忍受的是,若自己不掌握控制系統、電機等核心配套,提升機等產品就難以擺脫“按噸出售”這一令人深惡痛的定價模式。他希望,隨著自主研發的變頻控制系統的面世,這一情況將成為歷史。

    那么,被中信重工如此看重的“變頻”,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它真的能成為中信重工再謀天下的支點嗎?

    原來,變頻器是這樣一種裝置,它能把電壓和頻率固定不變的交流電變換為電壓或頻率可變的交流電。通俗來講,其核心功能是“調速”,與減速機等傳統機械傳動裝置相比,變頻器具有可滿足特定的工藝要求、方便實現自動控制、更節能(使用變頻器的電機系統節電率普遍可達30%)等優勢,因而在空調、電梯、建材、煤炭等諸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近年來,我國變頻器市場一直保持著12%~15%的增長率,預計至少在今后5年內,仍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總的潛在市場空間大約為1200億~1800億元。不過,由于外資品牌先入為主,目前其在國內變頻器市場的占有率高達70%,特別是在技術含量高的應用領域,幾乎完全被外資品牌壟斷。

    “變頻產業是架接重型裝備和生產工藝的橋梁,是實現工業自動化、信息化的重要媒介!庇嵴路ū硎,中信重工近幾年通過科技進步,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研發中心等建設,對工藝的理解日益精進,但對控制尤其是核心的變頻技術的掌握還遠遠不夠,“而要想實現工藝、裝備和控制的結合,使裝備始終能夠智能、地工作,必須補上 這條腿兒 !

    以礦用磨機為例,其轉速調節怎樣才是合適呢?這當然不能憑借人的經驗。事實上,張其生正帶領團隊進行一項“工藝模型與變頻集成”的研究,他們計劃做出很多模型,并將其嫁接到產品上,使得磨機等裝備能夠得到的調節。

    “用戶并不關心你用什么手段,他們要的是實現的效果——不管礦石是軟的還是硬的,襯板是新的還是舊的,磨機都能在的狀態工作!睆埰渖恢皇俏患夹g領軍者,他對用戶需求、市場開拓也有著很深的理解,“不要把變頻固化在一個點上,它是個橋梁,往后的產業鏈還很長!

    革命,或被革命

    “這是大趨勢,不會因為中信重工不做就不發生,也不會因為其它某重工不做就不發生,而是肯定會發生的!”

    看上去,似乎還不到兩年時間,中信重工的變頻產業就已做得風生水起——不僅在紫金礦業、豫光金鉛半自磨機、平煤干熄焦風機等成功投運,還出口至澳洲、非洲、東歐等地。而其規劃的亞洲大變頻器生產基地已基本建設完畢,即將投產。

    然而,一路走來,俞章法深知其中的糾結與艱難。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數十年來一提起產品設計就是 電機+減速機 ,有時候,我覺得兄弟們的腦子比機械還機械!”俞章法對《中國機電工業》說,“要用 變頻+直驅電機 取代減速機、齒輪箱等傳統機械傳動,初大家接受起來還是有難度的。”

    不只是習慣,還有既得利益(原有組織架構下的主導權),以及對自己不擅長的陌生領域有意無意的漠視、排斥。曾經有人向俞章法提出異議:咱們的大型減速機、低速重載齒輪做得挺好的,用戶也能接受,為什么一定要用變頻呢?投入高,風險未知,還會沖擊咱們的現有業務,何必自己“左手打右手”呢?

    當時,許多人并沒有清晰地意識到,一種大趨勢的不可阻擋。隨著電力電子技術、電機技術及新材料的發展,傳統機械工業將會受到很大沖擊,減速機等傳統傳動設備或將隨著變頻技術的發展逐漸萎縮、甚至消失。

    “傳統機械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把工藝需求、裝備制造和電力電子控制結合起來,大型化、重裝化、無齒輪化,并在這個基礎上,走向真正的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睆埰渖鷮Ω鞣N前沿技術都很敏感、癡迷,說起話來也甚為篤定,“這是大趨勢,不會因為中信重工不做就不發生,也不會因為其它某重工不做就不發生,而是肯定會發生的!”

    曾經,幾乎沒有人相信像諾基亞、柯達這樣的跨國巨頭也會轟然倒下,如今,這卻是已然發生的事實。不過,就像智能手機取代傳統手機、數碼相機取代膠片都有長達數年的膠著期一樣,變頻技術對減速機等原有傳動設備的替代,也不會一蹴而就。然而,此時此刻,正是分水嶺——及時布局、快速行動者或將獲得難以估量的先發優勢,而拒改變、行動遲緩者將來只能束手待斃。中信重工董事長任沁新對此有著深刻的洞察,他所思考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有效的行動?

    “創新大師”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其著名力作《創新者的窘境》中探討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為什么有些受人尊崇的大公司在市場或技術發生突變時會失敗?而他給出的原因似乎令人驚訝:正是那些有助于取得過往業績的良好管理,導致了它們的頹敗。因為在一家管理精良的公司中,原有的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會自動將資源分配到能產生當期收益的地方,而破壞性技術即使市場前景廣闊,在出現的早期也是風險明顯而收益不確定的,看上去多少有些“不靠譜”。這一難題的解決之道,就是創建一個圍繞突破性技術的新的獨立事業部門,與原有的體系隔離開來,全力融入需要突破性技術(產品)的客戶群中。

    這正是在過去的兩年里,發生在中信重工的故事。2012年12月,當張其生離開北京奔赴洛陽時,與其說他是中信重工的一名特聘專家,倒不如說是“變頻突擊隊隊長”更為貼近。任沁新、俞章法給了他充分的授權,從人才選聘到激勵機制,從薪酬待遇到團隊建設,均由他做主。而張其生則要負責帶領團隊完成從研發、中試到認證、生產再到市場開拓、客戶服務的所有環節。


    一個來自五湖四海的變頻專項團隊很快組建起來。整體規劃、系列產品定義、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的開發……或許,這一切聽上去并沒有多少驚天秘密,但首套產品“31萬5千多行的程序代碼”,則無意中透露了研發團隊的幾多艱辛。2013年7月,中信重工CHIC1000系列高壓變頻器順利通過國家電控配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型式試驗,其調速比高達5000:1(遠高于國內同行的100:1),其快速啟動和制動性、空中懸停功能等,均填補了國內空白。截至2014年8月,除了CHIC1000礦井提升機專用變頻器外,CHIC2000系列磨機調速專用變頻器、CHIC3000系列地面低壓變頻器以及CHIC6000系列三電平變頻器產品系列等也相繼推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產品擁有良好的延展性,為未來延伸出面向整個工業領域的PLC系統、集散控制系統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信重工做變頻,不是為了眼前的生存或暫時的盈利,而是真正看到了未來30年的趨勢!睆埰渖兄鴿庥舻募夹g特質及強烈的民族情結,“我們要瞄準該領域的高水平,在國際舞臺爭得中國的一席之地。作為一名民族工業的堅定推動者和踐行者,我相信一切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上一條 上一條:歐姆龍CPM1A-SRT21,C200H-OD218F
下一條 下一條:歐姆龍C200HW-BI051,歐姆龍CJ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