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知名筆記本生產廠家緯創資通,一臺用于后臺檢測的機械手,正在熟練地進行各種元器件的性能測試。緯創相關人士證實,隨著測試效果的驗證,更多的機械手將會運用到其他的生產線上。
在應對訂單增多而成本加大的實際情況中,昆山企業轉型升級
在昆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科普館內,記者與一臺叫塔米的機器人進行了一次“對話”,塔米即興還為記者表演了一段“舞蹈”,令人忍俊不禁。
據昆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園工作人員沈宇介紹,塔米是園區塔米公司的產品。機器人產業是昆山的十大特色產業基地之一,機器人生產和裝備加工企業目前已有80多家,生產的機器人正從工業機器人“一枝獨秀”向服務型、家居型機器人“開花”轉變。
轉型升級動向 企業青睞機械手
在昆山知名筆記本生產廠家緯創資通,一臺用于后臺檢測的機械手,正在熟練地進行各種元器件的性能測試。緯創相關人士證實,隨著測試效果的驗證,更多的機械手將會運用到其他的生產線上。
在應對訂單增多而成本加大的實際情況中,昆山企業轉型升級出現了許多新動向,在流水線上引入機械手,就是其中之一。
富士康顯然是其中的領軍者,其早先提出的百萬臺機器人計劃,曾引起輿論高度關注。而富士康的實施速度也很快,在其昆山吳淞江廠區,一個“無人工廠”已經初具雛形,目前已經有過2000只機械手駐扎進流水線。富士康華東廠區主管說,隨著更多生產線的引入,機械手還會相應增加。
昆山三一重機小型挖機結構件生產車間繁忙的產線上,焊光閃爍,而工人卻并不多。車間一排整齊的5個焊接機械手,能識別50多種鏟斗規格,自行調整焊接距離和程序,焊接過程一氣呵成,一天至少能焊接60臺。在小挖機組裝車間,機械手或者像車夫,或者像挑夫,拉著數噸重的挖機下盤,以前需用吊機、多人才能勝任的工作,現在都由機械手完成。
機器人已經成為昆山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在昆山薩馳華辰的車間內,一臺半鋼智能化一次法成型機已經完成了調試,這也成為國內臺子午輪胎成型的“無人機”。依托智能機械手,這臺設備告別了傳統機械的人工操作程序,產量翻番,并且質量更加穩定。公司總經理熊金蓉說,依托這臺設備,明年市場占有量可以再擴大30%左右。
采用機械手,一方面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的倒逼。緯創生產副廠長鐘群敏曾說,從目前的情況看,一只機械手可以抵上3個人的工作量,從成本和效率角度,今后可能有更多的企業和生產線會上馬機械手。目前,機器人在昆山已經廣泛運用于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或用機械手臂生產電腦、手機,或用機器人或自動傳輸帶裝卸、分揀貨物。在昆山開發區,采用機器人或自動化設備的企業就多達數百家。
市場巨大需求 機器人產業風生水起
華恒焊接是昆山較早介入工業機器人研發的企業,2007年成功推出中國首臺自主研發和制造的全自動工業焊接機器人“昆山一號”。“昆山一號”機器人不但可以自動優化軌跡,快速更換馬達和手腕,滿足所有標準與非標準的控制應用,而且其運動平穩,精度很高,可以廣泛運用于點焊、弧焊、噴涂等領域。“昆山一號”全自動機器人的成功研制,使華恒公司從產業鏈的中下游一下子跨越到上游乃至前沿。目前,華恒投入數億元構建了國家級機器人研究中心,產品銷往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曾在澳大利亞開發了臺礦山隧道安全支護機器人和套在線智能機器人羊肉清洗加工系統的李政德博士,在昆山創辦了蘇州澳昆智能機器人公司。在很多機器人企業選擇制造業方向的時候,他卻選擇了日用品包裝方向。李政德說,中國日用品行業勞動力非常密集,在人口紅利減弱、轉型升級十分迫切的時候,機器人有著廣闊的市場。與他的觀點相印證,目前,澳昆智能機器人已經布局上海、廣州、內蒙古等城市。澳昆不僅與伊利、完達山、新希望、新華醫療等國內行業巨頭建立了業務關系,還與寶潔、寶馬、伊利等國際產業巨頭開辟了合作渠道。短短幾年時間,澳昆開發了20多個系列產品,成為國內智能機器人的“領頭羊”。
據沈宇介紹,越來越多的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正在落戶昆山機器人產業基地。剛剛注冊的臺企華斯雷奇,其研發的機械手,將在價格上對同類產品形成沖擊,推動機器人在更多領域的普及。而目前的機器人產業基地80多家生產、研發和裝備企業,年產值過300億元。
走進百姓生活 讓生活變得輕松自如
今年7月,一則關于餐飲的信息,成為國內很多媒體的“頭條”:國內大機器人餐廳亮相昆山。
在昆山繁華的人民路上,這家餐廳的15臺機器人,為顧客點單、炒菜、送餐、表演節目。由機器人“親自”迎賓、保安、點餐、傳餐、炒菜、烹炸、煮水餃、下面條,把顧客全萌翻了。
這家餐廳其實是昆山穿山甲公司旗下的體驗式餐廳。300多平方米的餐廳,被一條黑色光學磁條感應的機器人軌道環繞貫穿,機器人們就是通過光學磁條感應技術為食客們提供餐飲服務。餐廳負責人說,這是公司二代機器人在國內“列裝”,餐廳規模、使用的機器人數量、型號,國內算家。這些機器人會說40句基本用語,如“你的菜到了,請慢用”。當你擋住機器人的路時,它則會說:“請讓一下,我很忙噠!”
同樣在今年7月,昆山工研院智能所研發的護理機器人在昆山玉山福利院開展前期試用,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進行夜間巡查,或者定時開關電視、窗簾等家電、家居用品,進一步提升智能養老水平。一款名為Hombot的機器人,嬌小玲瓏的它身著色彩鮮艷的外衣,會根據記憶路線定時巡視,通過圓鼓鼓的腦袋,做到360度查看周圍的情況,提高后臺工作人員檢查的效率。同時,如遇到火災、老人摔跤等異常情況,機器人還會及時報警。一旦報警,機器人會將這個緊急求救的信息直接發到服務器平臺,養老院工作人員就可以時間獲取到老人的生活情況。除了巡視功能,機器人還能自主控制窗簾、電視機等家電、家居用品。今后,還將賦予機器人監測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的功能。只要通過一個“健康手表”,就可以實時老人的體溫、心跳等特征,如有異常,信息便會通過機器人傳送到工作人員的服務平臺上。
除了護理機器人,昆山工研院智能所還研發了智能手腳訓練儀,以及可幫助老人站立和行走的智能座椅等科技產品,協助護理人員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專業、安全、貼心的照顧,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而在機器人產業科普館內,記者看到了更多塔米的小伙伴:雙足舞蹈機器人,可以跳千手觀音、打太極;環保機器人,能分辨環境的質量;引路機器人,能聽聲辨向;優教機器人,和孩子玩耍,以及大眼睛伊娃、電音三太子、機械狗……思昂公司的優教機器人能陪伴0-12歲的孩子,提供雙語教學、國學啟蒙、榜樣引導等多樣化功能;瑞泰智能科技提供的酷博機器人,可以做成毛毛蟲的形狀,在校園與孩子們互動。
“依托昆山發達的電子信息產業和精密機械產業,到2015年,昆山將形成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兩大領域較完善的產業鏈,打造國內的機器人產業集群。”昆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