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機械冷加工人員、機械熱加工人員、機械設備修理人員、電力設備安裝操作修理人員、推銷展覽人員、電力設備檢修人員、公路運輸設備操作人員、裁剪縫紉人員、檢驗人員和廢物處理人員。
未來5年遼寧省需82萬技能型人才
記者近日從在沈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高技能人才論壇獲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日前對全省企業人才進行統計調查,從調研數據推算,未來五年全省企業對各層次技能型人才需求總量為82萬人。高技能人才需求總量為57萬人,其中工43萬人,技師12.3萬人,技師1.7萬人
據介紹,截至2007年底,遼寧省技術工人近400萬人,占職工總數的一半,高技能人才(工以上)63.4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16%。
從不同行業看,建筑技術工人比重高,為64.15%,工業企業為50.36%,住宿餐飲業為49.58%,交通運輸業為44.85%,服務業技術工人所占比例低,為28.89%。
遼寧省高技能人才十分短缺
遼寧省技能人才總體呈現供不應求,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十分短缺。三大產業均將出現高素質技能人才供不應求,人才短缺的窘困狀況。
如何填補技能人才“缺口”?遼寧省將首先考慮“造血”———自主培養,根據國家政策和遼寧省教育情況,指導人才培養機構調整專業設置,設立政府財政專項學生資助基金,優先資助短缺人才的培養,促進遼寧省的人力資源儲備。
同時,廣泛開展“輸血”,進行招才引智。遼寧省將建立適應人才流動的人事與戶籍管理、福利保障、住房與子女就讀等政策,吸引國內外技能人才以多種形式向遼寧流動。
遼寧省明確,今后凡是對企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中取得突出成績,為企業和社會創造重大經濟效益的技術工人,均可破格申報技師資格。
待遇將與職業資格證書“掛鉤”
遼寧省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用人單位可以采取崗位工資與技能工資相結合的工資制度,即不僅根據個人的職稱或職位,還將根據員工掌握了多少技能及做多少工作來確定工資等級。
遼寧省將逐步嚴格實施職業資格證書等級薪酬制度,按照技能人員不同的資格等級享受不同的津貼待遇,將職業資格證書與職工待遇相結合,并作為衡量技術工人技能水平的標準依據。
遼寧省各級政府將對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實行政府津貼,建立技能人才政府津貼制度,解決高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問題。
專家津貼將由政府支付,按照國家級、省級、市級和區縣級分層設定津貼標準。企業聘用的技工、技師、技師等高技能人才,可比照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工程師的水平,享受相應待遇。
四院士將為沈“獻智”
晨報訊(記者黃曉姣)沈陽裝備制造、生物制造等支柱產業的發展將更“有勁”了。
25日,遼寧省人事廳在上海市會展中心舉辦的異地招聘會反響熱烈。
記者了解到,沈陽各企業給出的薪水都十分誘人,除提供相應的科研資助經費外,年薪大多都在20萬以上,沈陽某重工集團執行總監職位甚至給出了50萬元的年薪。
活動當天,沈陽共有127項人才引進及合作項目達成意向協議,55名高層次人才通過人才引進、項目合作等形式來沈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現場與沈陽市中醫藥局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同時,兩院院士孫晉良、中國工程院院士魏敦山、中國科學院院士陶文銓等也委托代表與沈陽企業簽訂了項目合作及智力引進協議。
當天與沈陽企業簽署協議的還有10名教授,3名研究員,2名工程師,11名博士后,25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