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億元擴大內需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轉向’,標志著經濟工作重點轉向‘保增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李慧勇說,國務院十項措施中九條與擴大投資相關,這表明擴大投資已經成為保增長的主要手段。而增支、減稅、擴張信貸“三管齊下”,顯示了政府對投資的支持力度。
“盡管政府支出不能代替市場需求,但可以緩解產能過剩、穩定經濟增長。”李慧勇說,從1998年的經驗來看,增加財政支出對于刺激投資和刺激經濟增長的短期效果非常明顯。盡管政府支出不能代替市場需求,但將對A股市場許多相關行業上市公司產生的利好效應無疑將是十分明顯的。
宏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程文衛也表示,滬深股市由歷史高點急轉直下,存在兩大決定性因素:盈利預期逆轉和供求逆轉。近期出臺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方案將給上市公司帶來業績增量,而在兩市累計下跌過七成、產業資本逐漸介入的背景下,供求關系的轉變也有望令A股迎來底部區域。
安信證券高善文認為,目前刺激政策的規模應該可以逐步遏制經濟快速下滑的勢頭,并推動中國經濟在明年下半年回到9%左右的增長水平附近。盡管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著出口滑坡、地產市場低迷等不利因素的沖擊,但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和應對措施已經基本調整到位,中國經濟應該能夠逐步回到正常的增長軌道。
國泰君安證券翟鵬認為,在政策的推動下,明年二季度將會是本輪經濟回落的低點。
東方證券馮玉明認為,由于一段時間以來工商企業對經濟前景比較悲觀,并帶來了整個社會庫存的削減行為及工業生產的大幅下滑,今年四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仍有可能下滑,但在明年二季度后,經濟增長趨勢將好轉。
長江證券則表示,實際GDP的見底將在明年一季度左右,而且在有關部門的推動下,底部演繹過程甚至有可能還會更快。
工程機械將直接受益
“目前可以明確的是,中央政府100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將對新農村、公路、鐵路、災區重建產生直接影響,在機械行業中,工程機械將受益大。”一位券商分析師昨天對記者表示。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1-8月全國機械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398億元,同比增長27.51%,比去年同期增幅大幅下降近20個百分點。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表示,目前機械行業內農機行業回升明顯;工程機械產銷高速增長但效益快速回落;重型、基礎件、石化通用機械產品增長較快;機床行業高位回落;電工行業平穩增長。
分析師認為,道路、建筑、運輸等機械產品在投資拉動下將保持較為可觀的增長。雖然工程機械直接受益大,但機械業內各分行業經過連續幾年的高速增長,產能過剩問題在需求不旺的情況下將表現得較為突出。
電網設備迎來實質性利好
在此次公布的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十項措施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位列第二,顯示其分量不輕。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將對交運設備、工程機械設備和電網設備等行業帶來實質性利好。
具體而言,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上述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措施將直接促進交運設備(包括鐵路設備)以及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另外還可間接帶動通用機械的需求。”大通證券研究所分析師說。
申銀萬國研究所分析師矯健則認為,此舉將對電網設備行業構成利好。“在完善農村電網方面,將有利于由國家或地方出資投資農村電網建設,改變各省農電公司因虧損而難以有效加大農網投資的現狀。”他期待未來還將有兩大電網公司關于農電投資方面的具體政策出臺。
鋼鐵行業:對建材正面影響較大
國務院出臺的十項刺激內需計劃,對相關基礎設施投資有明顯刺激作用,鋼鐵板板昨天整體上漲過7%,在寶鋼、鞍鋼、武鋼等鋼鐵龍頭早盤漲停的帶動下,鋼鐵股幾乎全線漲停。中信證券分析師周希增認為,國家投資計劃的出臺未來將增加幾千萬噸的鋼材消費。
中信建投分析師王喆認為,此次政策出臺對鋼鐵行業建材的正面影響較大,由于建材產能增加不大,國家刺激內需在基礎設施及房地產、機場建設的拉動使建材市場保持一定增長,但冷熱軋產品的需求刺激則不是很樂觀,因為此次計劃的出臺對汽車、家電的影響不明顯,這樣對汽車、家電所需的冷熱軋產品拉動可能較小,所以這次國家出臺的拉動內需政策總體對鋼鐵板塊的影響為中性。周希增表示,由于中型鋼鐵公司建材長材比例較大,因此在這一輪投資中受益會更大,而冷熱軋產品的消費需求會有明顯的滯后性。
交通基建: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將是重中之重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十項擴大內需政策中,交通運輸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位列其中。鐵道部有關負責人對上海證券報表示,鐵路投資速度和規模一定會過原有計劃。對此,業內多位專家指出,考慮到投資額度和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影響,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將是重中之重。而鐵路行業的擴建所帶來的巨額融資需求,也將逐步帶動鐵路投融資體制的放松和改革。
根據國務院公布的政策,我國將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安排中西部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加快城市電網改造。
“這項政策對于鐵路等交通基建企業肯定會帶來業務量的增加。”國信證券分析師楊昕10日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如此評價。
相關鏈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
一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
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三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安排中西部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加快城市電網改造。
四是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
五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六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
七是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各項工作。
八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糧食低收購價格,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
九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
十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初步匡算,實施上述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