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的制訂
當前正面臨計算機技術升級換代的關鍵時期,國外服務器企業正在抓緊制定和推出其自身的計算機標準,從而打造從芯片、操作系統到基礎架構、存儲、交換、應用等產業生態鏈,其中比較典型的產品就是刀片式服務器。
目前國際上尚無統一的計算機標準,各大廠商都在推廣自己的標準,現在這個時候正是建立和健全中國計算機標準體系的大好時機。加快計算機領域標準化工作對中國未來服務器產業乃至信息產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不僅關系著民族產業的發展,更關系著國家關鍵戰略應用領域的國防安全。
計算機標準工作委員會(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以下簡稱高標委)自2007年3月成立以來,目前會員單位已經發展到了三十多家,涉及芯片、操作系統、服務器、交換存儲、基礎架構等領域。高標委至今已成立了刀片服務器標準工作組和服務器節能標準工作組,并和工業與信息化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聯合成立了服務器節能評測實驗室。當前由高標委起草的《機群操作系統遠程技術要求》和《刀片服務器管理模塊技術要求》兩項電子行業標準即將進入公示期,如在公示期內無重要反對意見,上述標準有望在年內正式頒布,成為我國計算機領域的首個行業推薦標準。在上述兩項標準的基礎上,2008年高標委又組織申報了《刀片式服務器計算模塊電氣技術要求》、《刀片式服務器計算模塊固件技術要求》、《刀片式服務器計算模塊機械技術要求》、《計算機內存緩沖芯片(AMB)節能標準》、《服務器節能技術要求》等5項新的標準提案。當前,高標委將以刀片服務器、節能及計算機行業應用為重點,穩步推動計算機領域標準化工作,并將在今年籌備成立計算機產業聯盟,希望從技術、標準、市場三個層面打造中國服務器產業的大生態。
發展的現狀
當前我國在能計算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運算速度過百萬億次的曙光5000A已經走下了生產線,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有能力研制生產出百萬億次計算機的國家。曙光5000A整合了大量能技術,包括新型“并行”體系結構(Hyper Parallel Processing,簡稱HPP)、基于四路高密度刀片服務器架構并行節點、基于16端口4x5Gbps交換芯片并行互連網絡、直接地址訪問式core-to-core通信軟件、全局(組)同步機制、TCP/IP、可移植并行語言編譯器、自動并行化編譯工具ParaORC、能虛擬化軟件、面向千萬億次計算機的并行文件系統、檢查點存儲系統和PB級網絡存儲系統、大規模層次化能計算機自主管理軟件、多層次系統級魯棒性技術、面向數萬個處理器的新型基礎并行算法、自適應功耗管理、應用等諸多技術。
可以說,從技術層面來看,我們和全球計算機領域技術的國家也就三到五年的差距,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離真正的成功還有一段路要走,這個真正的成功更多的是指市場的成功,是技術轉化為市場價值的成功。主要是如下原因:
1)、中國的民族服務器產業在全球乃至中國市場尚占非常少的比例,大約為總量的1%,中國服務器市場的30%(Source:IDC,2007),中國的計算機市場大部分被國外跨國巨頭企業主導,在很多領域甚至是被壟斷,如金融、電信等諸多領域;
2)、中國計算機產業良性生態環境尚未形成,其涉及芯片、操作系統、編譯器、并行計算環境、上層應用軟件、算法、存儲系統、交換系統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均衡發展,也涉及到技術、資金、人才、產業界、學術界等諸多環節的均衡發展、協調配合;
3)、中國在計算機領域自主創新能力還很薄弱,國內很多民族服務器企業還停留在OEM、ODM研發、貼牌銷售階段。
能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當前雖然學術界、工業界基于可重構計算、混合異構結構、能編程模型及編程語言、體系結構創新等相關技術手段有效提升了計算機系統的效能,減少了中心機房面積、電能消耗、系統管理的一系列壓力,更好的滿足了應用需求,但我們必須看到,上述技術的突破與實現和能計算的總目標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未來幾年能計算機技術仍將高速發展,發展過程中將孕育著新的機會和新的曙光,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需緊隨技術發展的步伐,另一方面,需加大技術標準化的投入力度,這兩個方面我們都不能放松,都必須加大投入,只有這樣才能迅速發展并壯大我國的民族服務器產業,才能獲取中國乃至全球的服務器市場話語權。“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讓我們緊隨能計算領域技術及標準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