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10月23日,美國政府在《聯邦登記》中正式發布通告,稱相關企業的貿易活動違背《對伊朗和敘利亞不擴散法》。公布的名單中包括3家中國企業———中國新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同時,作為俄大軍品經銷商的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也被“點名”。其余的9家企業,分別來自朝鮮、韓國、蘇丹、阿聯酋等國。
根據通告,在2010年9月前,任何美國政府機構均不得同這13家企業進行實物、服務與技術上的往來,與其相關的國際援助項目也將自動凍結。
美方聲稱,該法旨在阻止外界向“問題國家”提供受“國際控制清單管制、或有助于研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設備、敏感技術,以及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
據記者了解,近幾年來,美國屢屢以違反該法為借口,對第三國的跨國貿易活動橫加干涉,而幾乎每年都有中國公司被制裁。早在2006年,俄國防出口公司就曾因為同樣的“罪名”遭到過類似的制裁,后來又都隨著形勢發展和政治需要而逐一取消。
美國政府發表制裁決定后,我國三個被制裁企業之一的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中數控)立刻公開發表了聲明:“2008年10月23日,美國政府以‘莫須有’的借口對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制裁。我們對美方這種蠻橫無理和居心叵測的做法,表示抗議!”
11月6日,華中數控總經理向華博士氣憤地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的制裁對我們公司已經產生了影響,與美方的一些合作開始受阻,甚至有些國家怕得罪美國,開始拒與我們合作。”
他還告訴記者,“公司正在積極采取措施,我們已經向工業與信息化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匯報了相關情況,反映了目前存在的困難,我們希望政府出面交涉來解決這一問題。”
各方譴責
該事件一經報道,立刻引起了相關各方的強烈憤慨。俄羅斯方面很快做出了回應。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發言人維亞切斯拉夫•達維堅科指出,“這是不正當競爭的表現”,暴露出其妄圖操縱國際軍貿規則的企圖。俄外長拉夫羅夫稍后也表示,美方的這一做法毫無國際法基礎,必將對俄美關系造成不良影響。“如果華盛頓有人認為這種方式可以使俄羅斯接受美國解決伊朗問題的方案,那無疑是大錯特錯的。”
向華認為,以虛構的“事實”為借口,對有潛在威脅的國家和經濟體實施經濟制裁乃至軍事打擊,是美國政府的一貫做法。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下,各國都享有根據本國實際情況,通過自主創新,發展本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自主權。美國政府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和經濟目的,無端對華中數控實施制裁,不僅嚴重損害了華中數控的國際形象,也嚴重影響了華中數控同其他國家的正常貿易活動和人員、技術交流,嚴重違背WTO原則。
向華還告訴記者,此次美國政府把華中數控這樣一個從大學課題組孵化出來、沒有任何軍工背景的企業列入制裁“黑名單”,其根本原因是華中數控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了高檔數控系統技術,打破了西方對我國筑起的封鎖限制壁壘。鑒于華中數控所掌握的高檔數控系統所具有的戰略價值,故而美國政府悍然動用制裁手段,對我們的企業進行打壓,限制其發展。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傳媒部主任沈福金也認為,美國此次制裁針對的不僅僅是我國某個公司,其終意圖是打擊我國關鍵技術國產化的發展。他們所提到了“根據有關情報”,并沒有明確說出該情報的內容,這只是一個毫無理由的借口。他認為,而在美國正在面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是及其不明智的。
強烈要求取消制裁
據了解,此次被制裁的企業———華中數控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創辦、合法注冊和經營的國有股份制企業。自公司創立以來,華中數控嚴格遵守中國政府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經營包括數控系統、數控機床等產品銷售業務,從未幫助過任何國家或地區發展違禁武器,也沒有向任何國家或地區出口或承諾出口違規產品和技術。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將數控機床作為戰略物資,列入對中國的禁運清單,已經成為嚴重制約中國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冷戰時期,2000年,美國考克斯報告就以中國進口了16臺二手四軸、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為借口,指責中國“偷竊”美國尖端技術;2007年6月20日,美國又進一步將高檔數控機床等20個大類產品列為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的對象。在此背景下,華中數控走自主創新的技術路線,開發了五軸聯動數控系統,打破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技術限制。
向華對記者說,華中數控主要生產數控系統產品,屬于數控機床的配套件,數控系統的銷售特點是數控系統產品賣給機床廠家后,被安裝在數控機床上,變成數控機床整機銷售出去。機床銷售到何處,我們也不完全清楚。目前,低端數控機床出口渠道比較多,但這些機床并不能應用于軍工產品的生產。美國重點封鎖和打擊的對象是配五軸聯動數控系統的高檔機床。由于這種產品的技術含量很高,需要較多的售后服務,所以我們對用戶的一手資料都掌握得非常詳細。目前,我公司生產的五軸聯動數控系統已售出了80余臺。而根據公司掌握的資料,沒有一臺涉及到出口朝鮮、伊朗。
此外,據華中數控對外宣傳部門相關人員反映,公司正在積極努力解決這一問題,公司強烈要求美國政府尊重事實,立即取消對制裁。
國內制造業“怪圈”成絆腳石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這次事件也給我們制造業敲響了警鐘,從該事件背后我們還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主創新是提高我國國力的惟一方法。
據了解,目前我國制造業產業鏈條中存在一個“怪圈”,國內的數控系統不買國內的計算機零部件;國內的機床制造商不買國內的數控系統;國內的生產企業又不買國內的機床;而終國內的用戶又不認可國內的產品,比如大部分消費者終還是選擇了國外的汽車品牌。這個不良循環導致了國產產品拓展市場尤為艱難。
向華認為,政府對國產品牌的支持力度還不夠。比如有些項目的招標,直接了國外數控系統產品的型號,國內產品根本沒有平等的機會去競爭。這既不利用國民經濟安全,也阻礙了民族數控產業的發展。
向華說:“華中數控系統居然被美國列為涉及軍工高科技產品成為打擊對象,這也證明了我們自主的產品與技術已經具備一定的實力,美國也不敢小覷。因此,國內用戶要看到國產數控系統的進步,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國產數控系統。”
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高檔數控系統的關鍵作用,它是關系到國家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核心部件。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