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于明年10月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經過3.5億公里的漫長飛行,預計在2010年8月29日抵達火星。
中俄聯合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上海航天局衛星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陳昌亞博士昨日下午在上海參加航天科技論壇時表示,中國將于明年10月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經過3.5億公里的漫長飛行,預計在2010年8月29日抵達火星。其研制工作正在進行,預計明年6月可以完成。
陳昌亞說,“螢火一號”將努力在火星上尋找水源,甚至是生命的跡象。此外,共有三項科學任務需要“螢火一號”來完成,分別是探測火星的空間環境,探測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機制以及揭示類地行星的空間環境演化特征。
明年10月,“螢火一號”將搭乘俄羅斯運載火箭飛向火星。抵達火星后,將沿橢圓形軌道運行,繞著火星探測。“螢火一號”上共攜帶8件儀器,包括兩臺攝像機、兩臺磁強計以及離子探測包、光學成像儀等儀器。
據悉,火星每15至17年接近地球,屆時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佳時機。此次選擇在2010年8月抵達火星,正是基于這個目的,屆時火星距離地球5600萬公里。
陳昌亞表示,“螢火一號”的壽命暫定一年。它將遇到的大挑戰是7個長達8.8小時的火星陰影,由于“螢火一號”從太陽接受能量,因此在火星陰影中衛星必須進入休眠狀態,等待火星陰影結束后重新啟動。屆時艙外溫度只有負兩百攝氏度以下,過低的溫度可能將“螢火一號”“凍死”。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對此進行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