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譽為“中國
電器之都”的浙江樂清市柳市鎮,盡管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但一些電氣企業卻因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而忙碌起來。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當地采訪發現,如何拿到國家拉動內需投資項目,成了許多電氣企業目前的頭等大事。德力西、長城等電氣企業紛紛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國家政策,想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改善營銷模式等方式,迎接4萬億大蛋糕。一些提前做好了準備的電氣企業已拿到一些訂單。
【商機】下了一場政策“及時雨” “國家擴大內需的這個政策可以說是把企業救活了。”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鄭元豹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今年是民營企業困難的一年,也是民營企業商機大的一年。
電氣企業:迎來及時雨 國家宏觀政策是大型企業大的商機。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鄭元豹表示,“我們的商機是非常大的。比如,農網改造、電網改造所需要的變電站、變電所,用的都是低壓、中壓、高壓電器。成套設備、變壓器等的市場是非常大的。明年把市場做好,對整個電氣行業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
“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遇。我們簽的項目合同上都特別注明有“擴大內需”字樣,可見國家對該投資計劃跟蹤、實施力度還是很大的。”已經拿到項目的長城電器集團常務副總裁吳建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對電氣企業來說,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是一個大的機遇,對德力西來說,4萬億投資計劃中鐵路、公路、城鄉電網、災后重建、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等大部分種類都會涉及到,比如斷路器、穩壓器、成套設備、箱式變電站等都有機會。”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新聞發言人盧友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德力西集團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領軍企業之一,目前產品涉及中低壓電器、輸變配電氣和工業自動化控制電氣等。
約400億采購配套電器
據浙江電氣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柳市目前有近2000家電氣企業,其中低壓電器占全國總量的50%。據當地業內人士介紹,金融危機讓柳市當地電器企業尤其是低壓電器企業受到了較大沖擊,從10月開始整個行業銷售量直線下滑。
談到擴大內需相關政策對行業的拉動作用,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國家投資4000億元資金在鐵路項目,將有10%的資金大約400億元用在配套電器采購上,其中大概有50%即大約150億~200億元將用于采購中高壓電器。也就是說,在鐵路項目配套電器采購量中,中高壓電力設備將有50%的比例,電線電纜占到30%~40%,低壓電器等其他電器占到10%~20%。
“相對于此前國家兩網改造工程,國家此次擴大內需,對于我們電氣企業來說是又一次大的機遇,我們做的正好是國家投資的項目,尤其是大型項目,市場潛力將會非常大。”以生產中高壓電器為主的寶光集團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國家大型投資項目,包括地鐵項目將極大拉升對中高壓電器的需求。他舉了一個例子,“前年杭州地區所有中高壓電力設備采購量約30多個億,杭州地鐵項目上了以后,每年電力采購量從30多個億增加到了70多個億,杭州地鐵極大地拉動了整個中高壓電器的采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