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電力項目搞起來,招商引資就有了重要的有利條件。”———廣東省委書記汪洋
日前,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的陽江核電首臺機組正式開工。機遇來臨,陽江如何崛起?如何謀劃大發展?
“關鍵是打好能源牌!陽江應當謀劃大發展。”陽江市委書記林少春表示,“隨著陽江核電6臺機組的開工,陽江在打造電力能源基地方面將邁出重要一步!
廣東能源消費90%以上依靠外省調入或進口,廣東必須有自己的能源基地。從目前看來,廣東省提出的核電特區和五大石化基地規劃等能源戰略思路已經清晰,全部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區之外的沿海城市。而在陽江,除了核電外還有規劃落戶的火電、水電、風電,這四大發電項目總投資額達1510億元,總裝機容量達到1862萬千瓦,占目前我省電力供應的1/3.
四大發電項目投1510億
在林少春提到的陽江打造廣東的電力能源基地中,核電無疑是領軍者。國家能源局于上月16日宣布陽江核電站與秦山核電站擴建工程同時獲批,其中,陽江核電工程創造了核電史上核準批量大的紀錄:一次性批6臺!成為國家能源基建項目的重中之重。
據悉,陽江核電站位于廣東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由廣東核電集團建設,總投資近960億元人民幣,采用中國自主品牌改進型壓水堆(cpr1000)核電技術,進行標準化、批量化建設。廣東陽江核電站一期工程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建設項目的總裝機容量為600萬千瓦,期總投資約700億元,二期完成后,陽江核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800萬千瓦。
這大概占到了陽江四大能源項目投資總額的一半和電力裝機容量的1/3強,自2003年表土剝離以來,歷時5年完成了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初步定于12月28日澆注罐混凝土。6臺機組將在2017年全部建設完成后,每年可以生產456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主要供粵西地區消費,同時也聯網南方電網,為整個廣東的經濟發展服務。
與此同時,總投資300億元的廣東華廈陽西電廠(火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40萬千瓦,一期2臺機組明年6月可并網發電;總投資80億元的陽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已經完成,等待評審;海陵島風力發電場建設方面,目前一期項目的風機設備采購已經完成。跟其他幾個能源項目不同的是,陽江決定花大力氣在核電產業鏈上做文章。
目前,陽江市已啟動研究核電產業園區的規劃選址相關工作,初步選定在陽東縣的東平鎮和新洲鎮區域內規劃的5平方公里的土地。核電產業園區將集中布置鈾濃縮、燃料組件制造、核燃料后處理等相關研發機構。
“以陽江核電站和臺山核電站為依托,陽江將建設全國個核電產業園區。”據陽江市核電建設項目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陽江發改委能源辦主任徐兆龍介紹,“我們已經向省里提出申請建立核工業園。除了陽江核電外,還會向臺山、大亞灣、嶺澳核電等提供服務。”
據悉,陽江核電站建設進度順利,重件碼頭工程(陽江核電站的核島關鍵設備的裝卸平臺)已于本月2日順利竣工;12日下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其他6家參與共保的保險公司同陽江核電建設單位簽署陽江核電主體工程承保保單,其中,主體工程的保單保額近500億元,保費近億元,為陽江核電項目的順利建設提供了保障。
陽江聚變
“陽江除了可以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還具有可建20萬-30萬噸級的深水良港的條件。”林少春介紹說,此外,還有4條高速公路通過陽江境內,豐富的土地、勞動力和水力資源,再加上較大的環境容量,陽江在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引資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良好條件。
這樣的思路跟珠三角次發達地區的江門如出一轍,作為全國首個直購電的試點城市,在能源政策優惠的同時,在交通、土地資源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使得江門今年前10個月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一下子躍居全省第三。
珠三角制造企業在考慮各地招商的優惠政策同時,更主要考量的是一個地區的能源供給狀況和交通運輸網絡狀況,身處粵西但同時毗鄰珠三角的陽江無疑在這些方面具有優勢。
經濟總量遠遠低于江門的陽江如何產生經濟的核聚變?
事實上,全國大核電項目落戶陽江本身對陽江的經濟就是一個大經濟推動引擎,雖然在資金投入和建設周期上,核電都比火電、水電高出許多,但核電回報也十分驚人。據了解,核電的產值利潤率維持在30%以上,全行業有10%左右的利潤率。核電站投產發電后,更可為當地稅收帶來滾滾財源。
“陽江市工業堆頭較小,迅速擴大規模是當務之急。”林少春認為,陽江要堅持增加投入提高速度,千方百計增加工業投入,力爭在工業發展的速度上,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不斷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在區域競爭中實現趕。
12月初,陽江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陽江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發展現代服務業三個行動綱要》中顯示,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做大規模、優化結構、增強實力、節能降耗為目標,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著力發展電力能源、裝備制造、精細化工、電子電器、五金刀剪、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從產業轉移中崛起
在粵西沿海狹長地帶,一大批重化工項目紛紛開足馬力啟動,粵西明珠各個璀璨奪目,然而,誰會率先崛起?
“優良的區位交通優勢,豐富的資源和日趨完善的投資軟環境,陽江應當謀劃大發展。”林少春說。
一方面是電力資源豐富,另一方面相比較茂名、湛江而言,陽江港位于陽江市西南25公里的海陵灣,瀕臨南海,水路東距香港180海里,距澳門140海里,距珠江口190海里,北距廣州220海里。廣湛水陸交通線的中心點,在廣州港、湛江港兩大主樞紐港之間,與主樞紐港一起構成層次分明的水運體系,成為粵西中部和內陸地區重要出海門戶,發展潛能無可限量,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我們正舉全市之力抓好承接珠江三角產業轉移工作,實現快速發展。”陽江市主管經貿工作的岑國健副市長表示,為構筑承接產業轉移的平臺,陽江規劃在全市5個縣(市、區)各建一個產業轉移工業園,共同打造縣域經濟發展和新型工業化大平臺。
據介紹,到目前,陽江市已與珠三角地區聯手共建產業園5個,成為廣東省產業轉移園數量多的地區。
其中四個轉移園已開發面積達7312畝,園內外共投入園區開發資金11.1億元,簽訂協議項目60個,投資總額60.68億元。“希望經過我們嘗試,為欠發達地區借助外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岑國健說。
地理論見
以“拿來主義”煉成核電產業集群
立意打造全國首個核??。事實上,核電產業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前沿產業,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帶動輻射力強。
“去年省發改委就曾經到法國核基地工業園考察,建立完善的核產業鏈將是未來發展重點。”然而,陽江自身的核電產業僅僅才開始起步,比較快速有效的方式則是全力招商引資,圍繞引進核電產業核心項目,緊盯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等核電設備發達國家以及國內上海、四川、東北三個核電國產化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活動,吸引企業入駐。陽江發改委能源辦主任徐兆龍表示,“核工業園區內將包括核機器制造、核能設備組建裝配、原料提供、基地人員培訓等相關產業配套服務。”
“建設核電產業集群應當對照法國,這不是幾個企業,而是幾百幾千家企業,并培育本地的龍頭企業。”廣東省電力設計院院長唐紅健認為,政府考慮應該出臺一些政策,培育出一些專業的核電中小企業。比如他們中小企業就做一個高壓閥、做電纜、開關柜,或者專門做一個建筑施工方案,都是一些專業性的產品或服務,這些核電中小企業都是構成法國核電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理縱深
陽江大干快上
根據陽江的部署,今年將安排67.25億元投入加快全市重點項目建設。陽江核電6×100萬千瓦機組年底澆注灌混凝土正式動工,陽西火電2×60萬千瓦機組確保明年6月份實現并網發電,陽江抽水蓄能電站今年底上報國家發改委核準,陽東、陽西、海陵島等地的風電項目在9月份上報國家或省核準,確保全市今年固定資產完成166億元。此外陽江將重點建設云陽陽江至陽春高速路、開陽高速陽江立交及連接線、開陽高速那龍出口至陽江核電站公路、沿海高速聯絡線白沙至程村公路等高速公路網連線項目。同時,還積極申報沿海鐵路與珠三角連網輕軌規劃建設。(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