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sugi說,在日本消費者從商店購買產品時會獲得一份質量保修書。上面有購買此件產品的日期,但消費者有時會把保修書弄丟了,所以何時買的產品就很容易忘記。在這種情況下,實驗室開發了這種標簽,可以將信息直接內存到筆記本電腦或其他消費電子設備中,Mitsugi稱這一標簽為“記錄標簽”。
Mitsugi早于10月份在德國波恩舉行的EPCglobal聯合行動組(RFID射頻快報注:英文簡稱JAG,其成員來自各種行業和技術行動小組,其活動宗旨是協助發展電子產品代碼(EPC)標準)會議上介紹了這款標簽原型。
該標簽原型包含一枚無源EPCGen2芯片,可以通過有線連接到大量的標簽上,也可以連接到另一種芯片上——一種低功耗微控制器,由瑞薩科技專門為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和生產。Mitsugi說,此芯片為電子設備與記錄標簽之間的數據交換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為實現同嵌入設備之間的信息互通,芯片使用簡單的通信方案,而不是EPCGen2通信協議。因為后者采用防碰撞算法和其他程序來發送和接收數據。這種EPCGen2程序可能會給消費類電子產品帶來一定的累贅。
使用這一原型時,記錄標簽通過USB端口連接到筆記本電腦上。而在商業應用中,標簽會直接接入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內,只要這些設備有能夠支持可讀文字、閃爍的LED或任何能與消費者建立信息互通的顯示屏即可,客戶無需購買RFID讀寫器。Mitsugi說,更重要的是EPC芯片和次級芯片會集成到一個芯片內。集成后的芯片將支持EPCGen2標簽空中接口協議,芯片和設備之間的通信方案需要再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