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2008年在全球性金融風暴,百業蕭條的情勢下,機器人產業的確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歐美日各主要汽車市場萎靡不振,美國汽車產業面臨危機甚至需要其政府紓困,半導體、資訊電子產業亦受波及,直接沖擊到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反觀服務型機器人(Service Robots),受到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服務機器人泛稱提供全自動或半自動之人員照護、保全、清潔、設施維護等服務功能之非工業用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常需與人類和環境互動,配備影像、語音、觸覺等各式感測器(Sensors),結合人工智慧能及時反應外在情況且具備學習能力,故又稱為「智慧型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可進一步區分為個人/家用機器人(Personal/Domestic use)與專業服務型機器人(Professional use)。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統計部門于2008年10月公佈的新資料,全球服務型機器人市場概況分述如下。
(一)個人/家用服務型機器人
至2007年底為止全球家務用機器人計有340萬臺,娛樂休閒用機器人200萬臺;2008~2011年全球預估將有家務用機器人460萬臺,娛樂休閒用735萬臺,合計約1仟2佰多萬臺安裝量,未來四年市場總值合計約57億美元。(參見圖1、圖2)
至2007年底為止,個人/家用服務型機器人累計裝置量雖已過340萬臺,但相較于年銷售量動輒數仟萬臺的資訊與家電產品,仍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個人家用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家庭中的產品包括真空吸塵機器人、除草機器人(Lawn mowing)與水池清潔機器人(Pool cleaning)等。娛樂休閒機器人則包含玩具/嗜好機器人(Toy/hobby)、教育訓練用機器人(Education and training)等類型;居家保全機器人(Home Security & Surveillance)未來亦十分有市場潛力,預估2008~2011年將有過12萬臺的銷售量。
真空吸塵機器人(Cleaner Robot)仍然為家用機器人主要的產品項目。在供應商方面有瑞典Electrolux、德國Karcher、美國iRobot、韓國SamSung、LG等大廠,與國內的松騰實業。另在娛樂休閒機器人方面,至2007年底已有過200萬臺的累計裝置量。隨著個人電腦、家庭娛樂與機器人技術的整合發展,此一類型機器人的商機可期,代表性公司如Ugobe、Woo Wee、LEGO等。
(二)專業服務型機器人
至2007年底為止有49,000臺的使用數量,較2006年底的39,900臺增加約9,100臺。預計2008~2011年將增加54,000臺專業服務型機器人,總價值約91.2億美元。(參見圖3、圖4)根據IFR統計資料顯示:至2007年底為止,全球專業服務型機器人累計裝置數量為49,000臺。其中包括水底作業系統、專業清潔、建筑與拆除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機器人移動平臺、農林礦牧、防御救災與保全、物流、檢驗與公共關係等用途,總市場值約近78億美元。專業服務型機器人的應用范疇殊異且單價差距頗大,有低于1萬美元者,亦有高于30萬美元者,視其應用領域的功能要求而定。水底作業系統的單價高,從30萬美元至過100萬美元均有,屬于昂貴之類型;其次為醫療用機器人,約自10萬美元至數百萬美元。
預估2008年至2011年專業服務型機器人的裝置量預估將達到54,000臺。其中農林礦牧用機器人(Field Robots)多,共將有19,110臺;防御救災與保全機器人(Defence, rescue, security robots)預計將有15,600臺銷售量;專業清潔機器人亦約有4,000臺銷售量;醫療用機器人約達3,420臺;多用途機器人移動平臺(Mobile Robot Platforms)約2,375臺;水底作業系統預估將有過925臺銷售量。
由以上IFR對全球主要機器人供應商所做調查結果的統計與預測,可看出未來服務型機器人的銷售與應用數量上仍以個人/家用型被看好,2008年起每年預期將有百萬臺以上的銷售量,商機可期,故各國投入競爭的廠商亦愈來愈多。而專業服務型機器人由于應用領域殊異,具高度專業技術要求,數量不大且單價高昂,雖僅在專業市場應用,但累計金額甚至過個人/家用機器人的總和;未來四年中,部份應用領域如農林礦牧用機器人、醫療用機器人、防御保全機器人均將呈現較顯著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