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洋彼岸的金融風暴并沒有對中國的金融機制造成實際影響,但也對很多國內出口外向型企業的經營造成了很大觸動。但是也有一些行業屬于例外,例如受益于國家各項產業正性計劃的特種計算機行業,而首當其沖的就是研祥集團。在工業企業和IT行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研祥卻在2008年下半年逆勢反彈,保持了170%的高速增長。而其中的秘訣就只有一個,創新求變!
自主創新,主動調整市場策略
研祥之所以在經濟一片低迷的情況下依舊保持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研祥的自主創新。研祥一直以來都堅持自主研發,因此它總是能先于別人推出新產品,并保持40%以上的利潤率。當金融危機影響到實體經濟時,研祥及時調整市場策略,順應據國家政策導向,把研發重點轉向客戶的特殊需求,因此取得了連續3 年以上的高增長率。。
國家提出加大基礎設施政策后,研祥開始在電力、鐵路、環境監測等方面下功夫,新問世的“鐵路信號監測系統”提高了以往監測系統的準確性,替代了原來的人工用榔頭敲、手電照的原始方法。另外研祥產品還被廣泛應用于北京奧運場館、城市軌道交通、銀行金融等各個領域。全國石油石化加油站的IC卡智能控制系統,就有70%使用了研祥的特種計算機。
及時轉舵,瞄準增量市場
研祥早在05年開始考慮進軍海外市場,08年海外環境惡劣,研祥本該暫時止步,但是研祥卻并未有所遲疑。而是及時改變了策略,放棄了已經沒有增長空間的歐美發達國家等常規市場,而是選擇了尚未完全開發的增量市場,研祥輪選擇了在中東、俄羅斯、印度和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開拓業務,這些地方的特種計算機市場尚不健全,存在很大的市場空白,研祥的產品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取得了很好的銷路,2008年一年研祥產品在整個俄羅斯市場的一個商用領域增長了37%,創下一個驚人的數字。
鼓勵創新,規模化研發
2008年下半年,研祥又一次擴大了研發團隊,在各個企業紛紛“瘦身”的情況下,研祥仍在不斷擴充研發團隊,目前研祥擁有科技研發人員1500多名,組建了的研發隊伍;另外還建設了全亞洲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發基地,添置了大批先進設備和儀器,以便于研發人員更率地工作。另外,研祥采取研發與市場掛鉤的措施激勵研發人員,按照銷售額給研發人員提成,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研發人員的工作熱情。
研祥的“逆勢增長”為許多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典型,研祥根據環境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戰略,猶如一盞明燈為其他企業照亮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