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在不景氣的時代,只有看清趨勢,才能存活下去,同時給對手以沉重的打擊。但是,前面道路的泥濘坎坷想必微芯也是心知肚明的。即使是在微芯自豪的8位、即使是低功耗產品,還是會有他人企圖多分一杯羹。 在單片機(MCU)這片廣闊的“疆域”中,廠家之間的爭奪戰就一直沒有停息過,即使,是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
在單片機(MCU)這片廣闊的“疆域”中,廠家之間的爭奪戰就一直沒有停息過,即使,是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
市場上對不同位數單片機的紛爭不于耳,8位比重大,但終將被快速發展的32位取代;16位只能在夾縫中求生,這是十分普遍的說法。但實際上,無論是8位、16位還是32位都各有用武之地。
在8位單片機廠商風云榜中,微芯(Microchip)公司坐在頭把交椅。據研究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微芯的8位單片機在全球的銷售額和付運量均排名。
在今年早些時候收購Atmel宣告失敗,微芯現在正著手準備另外一個議程:這家微控制器和模擬產品的領導企業希望通過繼續擴大其產品線,從而應對當前仍在膨脹的單片機乃至整個IC產業鏈危機。作為議程其中的一部分,微芯近日已經開始著手擴張32位控制器、觸摸屏芯片及專有ASIC市場,同時也在加緊推出模擬及8、16位MCU產品。
上周二,微芯科技公司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推出16款采用其nanoWatt XLP低功耗技術(nanoWatt XLP eXtreme Low Power Technology)的PIC單片機系列,其中包括兩個8位PIC18F46J11和PIC18F46J50單片機系列和一個16位PIC24F16KA單片機系列。
據公司方面稱,此次發布的新一代低功耗MCU為全球休眠功耗低的單片機,其休眠電流可低至20nA。“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器件采用低功耗XLP技術。”微芯先進單片機架構副總裁Mitchel Obolsky在演講中表示。
XLP技術,帶來低功耗新體驗
作為嵌入式系統的一部分,單片機系統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應用領域。而受新興應用的推動,單片機產品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
一、隨著以電池供電的便攜式電子產品的快速增長,對單片機低功耗的特性越來越高;二、隨著應用的復雜度提高,對處理器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既要外設豐富、功能靈活,又要有一定運算能力,能做一些實時算法,而不僅僅做簡單的控制;三、電子產品開始向小型化發展,要求單片機產品的尺寸不斷縮小;四、產品更新速度快、開發時間短,希望開發工具簡單、廉價、功能完善;五、特殊應用需求的增加。
其實,單片機的位數、內核的區分已日漸模糊,從設計人員的角度來看,低功耗和高集成度將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Obolsky表示,新款MCU系列適用于電池供電或電力有限的應用。“據微芯公司估算,20%的MCU應用都是有電池供電的。”他強調到。
據介紹,這次新推出的三個8位及16位MCU系列,與不久前推出的另三個8位MCU系列均屬于微芯公司的nanoWatt XLP產品線,具有針對USB和mTouch電容式觸摸傳感解決方案,同時為設計人員提供可兼容的低功耗特性、外設及工具,便于遷移。
“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客戶關注的三個因素是休眠電流、看門狗定時器(WDT)及實時時鐘/日歷電流(RTCC)。”nanoWatt XLP技術在這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休眠電流可低至20nA,而RTCC電流和WDT電流可分別低至500nA和400nA。
Obolsky表示,大多數低功耗應用都要求具備這幾個特性中的一個或多個,而nanoWatt XLP技術則實現了在多個系列期間中整合了這三個優勢。“這使得設計人員的產品可在消耗能量更少的情況下工作時間更長,也就是說需要更換電池的次數更少了。”他補充到。
Obolsky接著介紹到,電池供電設備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處于休眠狀態,而市場上對應用于消費類至工業類的應用的低功耗處理器的需求一直呈現增長態勢。
此次發布的16位PIC24F16KA單片機系列具備集成的EEPROM存儲器,并采用低引腳數(20和28引腳)封裝。據稱該MCU系列可使應用連續運行20年以上。為了證明其低的待機功耗,Obolsky還拿來了在業界享有美譽的低功耗單片機系列來自TI的MSP430的產品數據進行“攀比”。可以看到在待機功耗一項PIC24F16KA只是MSP430F2252的1/5,而WDT和RTCC電流以及引腳數量上也有著不錯的表現。
看好在中國發展,爭當“綠色”先鋒
在演講剛一開始,Obolsky就提到了一個在全球開展的關于待機功耗的“1瓦”的綠色行動。待機能耗指用戶關掉電器設備之后,電器設備在待機功能下仍消耗電力能源。“1瓦計劃”是在2000年,由國際能源署(IEA)向其成員國的電器產品生產商和銷售商發起了節能倡議,目標是到2010年實施1瓦的待機能耗行動。目前,該計劃已經得到歐盟及美國的積極響應。這項行動已經波及到了中國,其實在中國,由國家倡導,從企業到民眾,都在積極響應綠色節能,微芯想必正是看準了這個趨勢。
1996年,微芯在上海設立了家中國銷售及技術支持辦事處。十余年在華發展,促成了微芯在8位單片機領域對的領導地位。“微芯非常重視國內市場。去年中國的營業額占到公司在全球營業總額的17-18%,”微芯科技商貿(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永豐在會上向在座記者介紹,“中國是除美國外為公司帶來多收入的國家。”
陳肯定了中國在全球經濟危機中表現出的積極影響,同時也透露此次在中國發布產品是先于美國的。中國作為全球大的消費電子產品與PC外設制造中心,已經成為MCU產品的大單一買家。他十分看好中國大力扶持的3G產業及“家電下鄉”活動給公司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對于新推出的低功耗產品及nanoWatt XLP產品線,微芯也是看到了全球做出的綠色行動以及中國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該系列產品是我們在2年多的時間里,進行了100多個項目研究出來的。”陳認為,微芯的低功耗產品將在未來的節能環保事業中充分發揮優勢。
收購未遂只是“意外”?
像微芯這樣的8位單片機廠商,在中國的旅途想必是愉快的。在這個全球大的單片機市場中,需求量更多的還是較為低端的8位產品,這使得微芯得到了充分的灌溉。但在這個多事的年代里,要想活的滋潤,幾乎就是不可能,尤其是在單片機領域。這個領域中的眾多明星其實都一直在掙扎著。那微芯能不能在IC歷史上迄今為止慘重的衰退中給對手重重一擊呢?
現在的問題是,由于微芯的大力出擊,在當前糟糕的IC產業環境下,這家8位控制器王者會不會和競爭對手產生更多的摩擦?雖然微芯前期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都有所下滑,但是與其他公司包括Atmel、Freescale、英飛凌、NEC、NXP、瑞薩等相比,市場地位還算堅挺。
微芯今年早些時候在努力收購Atmel未遂后,公司就遭受到不小的打擊,用陳永豐的話來說就是“有些意外”。本來這項收購案曾有希望擴張微芯微處理器產品線路。錯失Atmel這條大魚后,微芯當前的市場策略就是通過一系列小型并購實現跳躍式銷售。
微芯和它的對手們需要面對的問題很明顯:芯片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衰退。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全球半導體在2009年收入將達1945億美元,比2008年下滑24.1%。而在通用MCU市場在09年約為100億美元,比08年下降了28%。
根據Databean公布的2008年MCU廠商排名中,微芯以8.12億美元,5.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6,與07年排位相同,而其在07年的市場份額為4%。
相比于競爭對手,微芯至少坐定了8位MCU這片疆土,但令其頭疼的是,它在16位、32位的紛爭中已經晚了一拍。拿32位來說,微芯在這個在2008年增長12%、擁有40億美金的市場中沒有說話的權利。如果微芯收購Atmel成功的話,那么這個8位之王便能將其王國擴張到16位和32位領域中來,但這已經成為了不可能,因此它只能在發展自身產品上做文章,但這樣的努力就足夠了嗎?
單片機戰場:硝煙彌漫,戰火紛飛
今年,微芯很有可能保不住自己“10億美元俱樂部”的會員身份。而目前公司的瓶頸在于如何擴大在16位和32位市場的份額,而進軍快速增長的32位市場,可算是其大的機遇,但同時也將是大的挑戰。在這條道路上,微芯將困難重重,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要與諸如ST、恩智浦及Atmel這些基于ARM內核的32位單片機廠商組成的生態系統相抗衡。
但是,微芯的MCU對手們似乎情況也不怎么樣。Atmel、Cypress、飛思卡爾、英飛凌、NEC電子、恩智浦等都在虧損,包括英飛凌和恩智浦在內的一些廠商已經在破產邊緣上徘徊。而飛思卡爾在剝離無線業務給自己減負的同時,如何走下去也是無人能卜。
單片機老大瑞薩科技和NEC電子終還是選擇了聯姻,兩大巨頭組成了第三大半導體公司,但想必合并過程中的業務交接也自然會問題重重。據瑞薩內部人士透露,合并將可能對4位、8位單片機業務造成很大的影響,生產線、產品線重復現象嚴重。目前瑞薩方面相關新品的開發已經幾近停滯,且人員調整動向不明。
三月份,微芯公司將其2010財年的資本支出預算一下子由上一年的1.06億美元削減到了1500萬美元,因為整個單片機市場的情況比IC產業整體的情況還要糟。但“亂世”也是出“英雄”的時候,正如Obolsky說的那樣,具有XLP低功耗技術的產品的推出只是一個開始。
在不景氣的時代,只有看清趨勢,才能存活下去,同時給對手以沉重的打擊。但是,前面道路的泥濘坎坷想必微芯也是心知肚明的。即使是在微芯自豪的8位、即使是低功耗產品,還是會有他人企圖多分一杯羹。
ST的STM8S系列、NXP的LPC1100系列都是新近發布的低成本MCU產品,但它們的內核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ARM Cortex M系列處理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等特點。而ARM在年初發布的Cortex M0處理器更號稱是8位MCU的“殺手”,開發人員可以用8位處理器的價格獲得32位處理器的性能。
對此,陳永豐對EEWORLD表示“我聽說過這個說法,但我們做的也很好啊,我覺得這對我們沒有影響。”陳的表情很,是真的胸有成竹,還是虛張聲勢?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還遠沒有結束,讓我們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