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重大裝備國產化辦公室在武漢召開了《大型石化裝置分布式控制系統國產化攻關項目技術成果鑒定會》。該課題是中石化2008年重點技術開發課題,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共同組成攻關小組,依托中石化武漢分公司《油品質量升級煉油改造工程》項目進行工程實施。依托工程包括四套裝置:50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異地改造,190萬噸/年煤油、汽柴油加氫精制聯合裝置,12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6萬噸/年硫磺回收裝置。這些裝置分別在2008年2月、6月、10月一次投運成功,并一直穩定運行。
本項目采用的控制系統是浙江中控技術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ECS-100系統。4套裝置共配置了11個控制站,17個操作站,四個工程師站以及相關的安全柵柜、防雷器柜、繼電器柜、端子柜和電源柜。輸入輸出總點數過4000點。
通過該依托工程,ECS-100系統得到較大的提升和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能夠滿足石油化工裝置常規過程控制的功能和速度的要求,包括連續過程控制,批量控制和一般順序控制。
(2) 系統具有同網絡控制器之間控制數據讀寫的功能。同心周期為200mS,通信能力為128點模擬量/512點開關量。
(3) 系統電子板卡進行了特殊防腐處理,效果過ISA S71.04標準G3等級,完全滿足目前國內企業環境對防腐的要求。
(4) 系統I/O接口能滿足石化行業常用的信號類型接入以及與各類智能變送器通信的要求。且可以在一塊卡上同時接收和處理模擬信號和HART信號,提高了系統的集成度和現場施工效率。
(5) 抗干擾能力能夠滿足IEC-61000國際標準中標準工業環境等級的電磁兼容性三級標準。在電源、通信和現場信號端口采取防雷和抗干擾措施。
(6) 系統采用了對等雙組態技術,具有可靠的組態在線下載和更換功能。
(7) 系統具有較好的開放性,備有MODBUS、PROFIBUS和OPC通信接口,能夠與工廠管理網互聯。
(8) 開發了智能設備管理軟件包SAMS。該軟件包具有信息獲取、設備組態、設備診斷、設備瀏覽、事件紀錄、用戶安全等功能。并能對非智能設備進行管理。
根據以上項目的攻關成果,項目組還制訂了《石化行業國產分散型控制系統技術標準》。該標準描述了應用于大型石化裝置的國產分散型控制系統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對系統硬件、軟件和系統性能制定了統一的技術和質量要求,為國產分散型控制系統在石化行業的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
在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中,攻關小組成員在工程實施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攻關,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程實施管理流程和質量監督規范,例如項目執行計劃書、質量執行計劃書、功能設計規格書、系統資源分配設計、盤柜工程可靠性設計、軟件可靠性設計和系統可維護性設計等,并根據這些技術形成《石化行業分散型控制系統工程實施標準》。標準內容包括工程實施總體流程、各階段主要工作任務、文件體系和模板等,適用于石化行業控制系統的整個工程和實施過程,有利于國產控制系統在石化行業中的推廣應用。
鑒定專家組由浙江大學孫優賢院士為組長的15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在項目實施現場進行了考察,聽取了有關報告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提問和解答。經過認真討論,專家組認為該攻關項目的成果達到攻關合同規定的各項要求,鑒定通過。在成果的技術水平上,專家組認為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個結論表示,國產分散型控制系統不但在系統本身的技術水平上達到與著名企業的分散型控制系統同等水平,而且表示在應用技術、工程組織和實施、質量監督以及服務等方面也同樣達到著名企業的水平。
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裝備司王建宇處長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物資裝備部副主任、重大裝備國產化辦公室主任王玉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