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整個宏觀經濟形勢一樣,溫州低壓電器出口也遭到金融危機的“打擊”。
據來自溫州市電氣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8年,溫州市低壓電器類產品出口額約為8.2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量比重7.3%,其中樂清市低壓電器產品出口額約為7.25億美元,同比增長20%。盡管出口額仍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但與2008年1—7月溫州市低壓電器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1.67%,和 2007年與2006年同比30%左右的增長數字相比,下降較大。
有關專家認為,這一增長幅度的大幅降低與2008年出現的金融危機和原材料大幅波動不無關系。
雙重因素引發出口增速下降
溫州市的外貿企業主要分布在柳市鎮、北白象鎮、樂清經濟開發區,大約267個廠家。所出口的低壓電器產品主要是小型斷路器、交流接觸器、漏電斷路器、塑殼斷路器、熔斷器、繼電器、電壓表、電流表、互感器等,從元器件延伸到成套電器,且產品品種齊全,有建筑電器、工業控制電器、電源設備、電線電纜、金具材料等幾十大類、上萬種型號規格。
據悉,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企業眾多,競爭激烈,利潤微薄,受原材料價格影響比較大,而去年原材料的價格出現了大幅波動,對外貿企業影響較深。以主要原材料銅為例,2008年3月,倫敦交易市場銅價基本在7500~8500美元/噸左右浮動。但從9月開始,外盤銅價持續暴跌,到12月底已跌至3000美元關口,跌幅達65%;與之相對應,國內上海期貨交易市場自2008年3月份以來銅價也一路暴跌,從8月份6萬元/噸,一路暴跌到低23260元/噸,跌幅為60%,金屬現貨市場價格也遭遇類似情況。
在如此劇烈的價格波動形式下,低壓電器客戶更多的是選擇觀望而不是立即下訂單。畢竟,出口業務的周期相當長,從客戶下訂單到拿到貨,時間在一個月以上,距離遠的僅海運時間就會過一個月,而在國際普遍認為原材料價格會繼續下滑的情況下,客戶的觀望態度是存在的。
造成此輪原材料大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越演越烈的金融危機。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隨著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開始逐漸顯露,外貿企業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沖擊,出口訂單減少、貨款回收困難、流動資金不足成為困擾外貿企業的主要問題。這也是2008年前兩個季度外貿出口呈遞增狀態,第三季度新訂單開始相對減少,付款方式也由原來的先付款改為貨到付款、或者要求延遲付款的原因。目前,溫州低壓電器的出口市場仍然以亞洲、中東、非洲市場為主,北美和歐洲市場均受到一定影響。
在雙重因素的負面作用下還引發了一些連鎖反應。在溫州,低壓電器外貿出口企業往往都有一定生產規模,訂單減少使企業無法滿負荷量生產,一些企業為了穩定員工數量,采取了輪流上班政策,增加了企業勞動成本和管理費用,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和出口退稅率尚未提高,產品的利潤空間出現下降。還有個別外貿企業銷售渠道狹窄,一旦遭遇市場萎縮或貿易障礙,將對其形成致命打擊,只得重新考慮開拓新的市場。
三大措施渡難關
在這樣的情況下,低壓電器出口企業應該如何發展,溫州電氣行業協會的專家支了三招。
首先,企業應冷靜分析市場變化,提升反應能力。市場瞬息萬變,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穩健的發展,關鍵是認清形勢、冷靜分析,把握好市場的脈搏。在當前市場環境中,企業要清醒地意識到,對標挖潛、提升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已迫在眉睫。企業的銷售人員、采購人員要分析市場的情況及動態,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銷售制度,以適應市場的變化。銷售人員處在市場的線,在做好銷售工作的同時,還應承擔起企業“市場觸覺”的責任,提升企業對市場的觀察能力,引導企業的發展方向,提供產品生產的預期目標。
其次,企業要積極解放思想,強化內部管理,堅持完成發展目標不動搖。應推進創新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管理為基礎、以效益為中心、強化企業基礎管理。企業要狠抓車間管理,進行對標挖潛,提高生產效率,推進節能減排,向管理要效益。如,通過招標、比質比價,合理增大采購量從而控制原材料采購成本;通過修舊利廢、小改小革降低物料消耗;通過改革工藝,降低材料消耗;通過強化能源管理,加強水電氣的節能管理;通過強化班組管理,提升一線操作工的素質,提高生產效率;通過節儉辦事,改進作風,控制可控期費用。
第三,要進一步強化內部財務管理。
要建立毛利率評審制度,就是要強化企業各級領導的算賬意識,采取措施優化和調整產品結構,控制生產成本,降低各項費用,建立虧損產品退出機制,消滅企業的虧損源,發展高利潤率、高附加值的產品,調整產品結構。另外,要加強企業包括研發、采購、生產、庫存以及銷售過程的成本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做好成本核算和控制。還有,就是要加強資金管理,壓縮期間費用。企業管理以財務為中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突破口。因此,企業要圍繞資金管理這根主動脈,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控制力度,抓好企業資金的源頭管理,加大應收賬款回收力度,降低產品資金占用,減少可控資金花費,將有限的資金用在生產上,通過提率,壓縮費用,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