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MIC預估,2009年全球光
通信設備及組件市場產值將達500億美元,至2012年將達到600億美元的規模,未來三年的穩定成長動能,也將持續帶動光通信設備、光通信組件、半導體等產業發展。
2008年全球光纖家庭及商業用戶數將近4,000萬戶,已有20個國家的滲透率過1%以上,其中亞洲經濟體仍然維持市場的領導地位,使用戶數過3,000萬戶,北美使用戶數則過400萬戶,歐洲使用戶數為1,700萬戶。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朱南勛表示,寬頻基礎建設已經成為各國拉抬經濟成長、擴大內需、提供民眾就業機會的主要振興方案之一。
觀察未來光通信接取技術的關鍵發展,10G EPON標準即將在2009年11月制定完成,相關業者已陸續推出10G EPON的芯片與設備,未來幾年10G將會逐漸主導光通信市場;而在光組件部份,可彎曲式光纖(Bendable fiber)、光纖連結(Splicing)等技術發展逐漸成熟后,對降低光纖實地布建成本、提升布建效率皆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另外,除了電信業者積極朝FTTH發展,全球主要有線電視業者亦加速朝光纖化腳步邁進,透過RFoG或搭配各種PON技術,達到頻寬升級、節省營運成本等效益,同時也為光通信產業帶來另一波商機。
展望未來,MIC表示,新興市場擁有龐大的上網人口與發展潛力,如印度主要電信業者BSNL已著手進行PON的網絡布建;而中國則在FTTx產業聯盟的成立下,象征FTTx已升格為準國家戰略,顯示中國發展FTTx并扶植當地光通信產業的決心。
美國市場在72億美元寬頻振興方案的激勵下,二類業者可望聚沙成塔,加速美國城市與鄉村的光纖普及率;澳洲政府則期望透過投入310億美元規模的NBN計劃及相關電信改革措施,建立網絡營運商與批發服務供貨商分離的開放式網絡架構,計劃在八年內提供90%的民眾使用100Mbps光纖寬頻上網服務。
此外英國電信則計劃在2012年之前,投入22億美元布建可涵蓋40%人口的FTTC (Fiber to the Curb)光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