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驕陽的照耀下,弧形的玻璃幕墻映襯著北京的藍天、白云、高樓、人群、汽車、馬路,還有一個清晰的你,景象蔚為壯觀。在幕墻優美的弧線之下,隱藏著一個個外部光源感應器,它們能通過樓頂的氣候中心感知太陽輻射強度,隨時控制遮陽窗簾的升降。在這座大樓里是找不到電源開關的。燈光照明是通過人體散發的熱度遙控紅外傳感自動開啟的。
西門子大廈是節能環保和資源節約型的現代建筑之典范,在全球的房地資產項目中,西門子大廈已成為西門子減少能耗和水耗這一宏偉目標的示范工程。據稱,它的全套節能措施實現了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減少1200到1600噸的目標。
環保的追求,不僅西門子自身在恪守,其當前的環保業務更是覆蓋了廣泛的領域,如在可再生能源領域,西門子正在研發的風能產品、風電接入電網和太陽能用蒸汽輪機;在環保技術領域,西門子擁有的水處理技術和大氣污染控制等技術;在提高能效方面,西門子在聯合循環電廠、高壓直流輸電和照明等領域也具有突出的優勢。
這個六月,就在這座北京地標性大廈里,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節能中心總監戰京濤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據摩根士丹利預測,中國潛在的節能市場規模達8000億元。然而10多年來,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節能公司并沒有獲得預期的高速成長,反而大多步履蹣跚,處境被動。
近日,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政府和中控科技(寧波)研究院共同簽署節能減排戰略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建立廣泛的合作伙伴關系,加快節能、環保城市的建設。根據合作備忘錄的內容,西門子將為寧波市提供各種先進的環境友好型產品及解決方案,推動工業及建筑等關鍵領域的節能示范項目。此舉,西門子還將引入一種創新的市場化節能機制——合同能源管理(EPC),將節省下來的能源費用,用于節能項目的改造。這種模式允許客戶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以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
作為在華歷史悠久的西門子公司長期以來在節能業務領域的嘗試和開拓,無疑為中國節能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典范。
4500億 大有可為
由于“能源危機”使發達國家企業的能源費用大幅度提高,因此受到巨大的沖擊。與此同時,許多技術開發商和設備供應商紛紛向企業推銷節能技術和節能設備。而對于那些節能對象企業卻表現出許多疑惑:諸如,本企業的節能潛力在哪里,到底有多少?大量廣告推銷的節能技術和節能設備中,哪些是適合本企業的?如何制訂節能規劃、設計和實施節能項目?節能項目所需的資金如何解決?
面臨企業的這種需求,一種以盈利為目的公司——節能服務公司(在國際上簡稱為ESCO,目前在中國簡稱為EMCO)出現了。他們為客戶提供一種全新的節能服務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即EPC,是上世紀7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種基于市場運作的全新節能新機制。
這種以贏利為直接目的的專業化運作機制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已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節能產業。目前,中國面臨著能源利用率低,單位產值能耗和單位產品能耗高的現狀。我們的節能服務產業仍處在培育階段,巨大的節能市場是中國節能服務公司發展的基礎。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介紹說,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時期,能源消耗非常大,但也意味著節能產業的機會。節能產業主要是指節能服務業,這一產業的發展目前集中在工業和建筑兩個能源消耗的大戶。國家政策鼓勵節能減排,行業規模潛力約有4500億元,節能服務大有可為。
來自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增長到417.3億元,合同能源管理(EPC)項目年節能能力達569.27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67.18萬噸。據了解,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正在研究制定《合同能源管理技術規程》等,對規范節能服務市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將起到積極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方興未艾
對于節能行業來講,作為市場化節能新模式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無疑對我國節能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當前我國相關的節能企業正在做相關的業務拓展和探索,諸如北京洲際榮源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總結我國節能行業這么多年的進程時,我們不免做出這樣的思考:長期以來,我國節能減排工作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來加以推進,不能適應市場需要,難以形成長效機制。另一方面,企業從自身的短期經濟利益考慮,對節能不夠重視,導致作為節能減排責任主體的企業缺乏足夠的動力。
國際性的調查研究表明,包括美國在內的幾十個國家都有節能服務公司的活動。學者普遍認為,能源市場放松管制和私有化程度將對能源服務機制產生很大影響,在一些國家中已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奧地利、德國和英國。中東歐能源契約技術情報研究所認為,中西歐公共領域的現存節能潛力非常大,中西歐國家中有許多因素影響合同能源管理進展。
目前,中國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雖然恰逢其時,但也存在不小的障礙。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曾撰文指出:這些障礙主要在于能源管理公司的性質定位問題和對能源管理機制觀念的接受。有專家經分析認為中國合同能源管理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了解不夠、二是新興和潛在的節能服務公司不具備該機制所要求的能力和缺乏融資渠道。還有專家做了更具體的案例分析,認為合同能源管理在實施過程還將出現一些技術問題,包括測算、計量和回款問題。總的來說,節能服務公司目前所面臨的障礙主要是:項目開發周期長,近期獲利能力差,節能服務公司負債率高,項目融資困難。當然,企業或業主的傳統思維方式影響著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的發展。電力行業的優勢在于前沿的企業思維方式,電力相關的融資比較容易和整體企業實力較強。
環保業務西門子組合拳
早在2007年西門子在北京舉行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西門子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郝睿強就宣布:西門子將把在華中期投資中的50億元人民幣投入到與節能環保相關的技術創新領域,并把先進的節能環保科技帶到中國,力爭成為該領域在中國的領軍者,助力中國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和諧發展。作為早進駐中國和在中國有影響力的外企之一,西門子此番舉措非常引人注目。
西門子公司一直活躍在中國市場,并在工業、能源和醫療業務領域處于地位。西門子非常贊賞中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將環保業務組合與創新解決方案投入到與中國的合作中。2008年,西門子與環保相關業務組合的收入為190億歐元,約占西門子全年營業總收入的1/4。在2008財年中,西門子在中國的銷售收入達到570億元人民幣,新訂單總額達到655億元人民幣。
西門子有一系列關于節能環保的業務組合和解決方案,主要從能源生產、可再生能源利用、資源配置和能源利用等四個方面提供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遍及工業、能源、醫療三大業務領域。同時,西門子對于與環保相關業務組合提出了三個核心標準,一是完全意義上的可再生能源,例如風能、風電上網;二是完全意義上的環境技術,如水處理技術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三是能源利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如聯合循環發電廠、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節能照明設備、交通解決方案等。
西門子認為,中國是一個非常適合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大市場,中國政府有非常好的政策,能夠促進節能環保技術的推廣。西門子(中國)的目標是2010年實現40%的新訂單來自與環保相關的業務組合。在中國,西門子節能環保的案例有華能玉環發電廠的臨界發電技術、上海—向家壩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北京北小河污水處理解決方案、歐司朗節能燈等。西門子未來將加大綠色能源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投資,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