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12日報道,可以上天入地的機器人正在改變戰爭的形式。美軍現在正忙于招募這種不用睡覺、不會流血的新型戰士。
無人駕駛的直升機在頭頂呼嘯而過,一個像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主角“W all-E”一樣的機器人在地上把自己長的很像鶴的長脖子探到一扇窗戶里窺視。這種新型的機器人本周在馬里蘭一個海軍機場的工業展覽中登場了。
這種表面粗糙的處理型機器人名字叫Pakbot,用于搜查敵軍的建筑。它能攀爬巖石,用它的機器手臂撿起物,并將其拆除。遙控者可以站在安全距離內指揮它的一舉一動。
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已經有2500個Pakbot的身影。而重量更輕的版本只有6公斤。它們已經抵達戰場,可以裝入士兵的背包中。
本周的機器人展覽是由防衛承包商和美國海軍共同組織。他們希望這次展覽能帶領美軍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將高危、乏味的工作留給機器人完成。
負責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無人駕駛飛行項目的加里·凱斯勒說:“我想我們現在處于無人操縱革命的開始!
“我們已經在無人操縱系統上投入了數十億計的資金。”
伊拉克和阿富汗現在已經有數千個機器人或所謂的“無人操統系統”,可以在空中連續數小時偵察,尋找地雷陷阱,發射致命性導彈,而無須讓官兵們遭受危險。
隨著技術不斷創新,而且華盛頓面臨新式敵人,需要進行耐心、的監視,過去幾年里美國在軍事上對機器人的使用已經有了性增長。
新技術有時候可能跟電影《星球大戰》或者玩具城里的新鮮玩意有點相似,不過機器人在戰場上決定的是生與死。
“食肉動物”無人駕駛偵察機系列配有制導炸彈和“獄火”反坦克導彈,經常對巴基斯坦西北部部落地區進行軍事打擊。
美軍擁有多款無人駕駛飛機,小至“烏鴉”無人機,可以被投放到空中觀察下一個山頭的情況,大至44英尺長的“全球鷹”偵察機,能飛到高海拔地區持續35小時作業。
無人駕駛飛機和陸地車輛通常利用類似年輕一代在玩游戲時熟悉的操縱桿和控制臺操控運作。
Pakbot的制造公司iRobot說:“現在的士兵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玩游戲的經驗。他們對這些操控裝置十分熟悉。因此大大減少了對熟悉無人操縱工具的培訓時間。”
軍方官員堅持認為,機器人是一種補充,而非代替。對駕駛者也不會造成威脅。海軍上校蒂姆·鄧尼根說:“我認為他們理解我們并非試圖要取代他們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