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國際金融風暴帶來的表象是很多行業的產能過剩了,但在軟件領域,尤其是工業軟件的供給能力仍然不能滿足信息化的巨大需求,這也為工業軟件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和發展空間。
記者從9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工業軟件高峰論壇”上獲悉,我國軟件產業10年來發展勢頭良好,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為行業信息化發展創造了極大的市場空間。
面對“兩化融合”所帶來的市場空間,中國軟件企業正開始齊頭并進,國外設計軟件巨頭的壟斷正被逐漸打破,越來越多的工業制造企業開始把目光轉投向內資品牌。
“國產軟件邁入陣營”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陳英認為,國際金融風暴帶來的表象是很多行業的產能過剩了,但在軟件領域,尤其是工業軟件的供給能力仍然不能滿足信息化的巨大需求,這也為工業軟件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和發展空間。
以汽車電子行業為例,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汽車需求將達600萬輛,這將為CAD等設計軟件帶來近3000億元的市場。而管理類軟件,如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軟件(PLM)也日益受到重視,以每年500萬套設計軟件的使用量估算,未來將成就500億元的大市場,我國的工業設計軟件企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令人欣喜的是,憑借著可以替代國外軟件的性能和相對低廉的價格,國產工業軟件已開始與國際品牌分庭抗禮,并出現了像北京數碼大方科技有限公司(CAXA)這樣業界的、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設計軟件企業。
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副理事長鄧壽鵬對此深有感觸:“2008年在中國軟件產業完成營業收入7572.9億元,同比增長29.8%;出口額達142億美元,同比增長39%。毫不夸張地說,在金融危機中,我國軟件產業表現優異!
國產工業軟件何以能在短短幾年內取得如此成就?
CAXA公司總裁雷毅博士分析說:“一方面是因為國產工業軟件在本地化產品和服務方面具有自身優勢,更具有戰略安全性。另一方面是我國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在由制造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需求,這種需求推動國產工業軟件不斷成長和發展!
按銷售總額計算,CAXA公司目前已經占據國內軟件市場6%的份額,由于國產軟件價格普遍低于國外軟件,按照產品銷售數量計算,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已高達25%~30%,“國產工業軟件已經邁入工業軟件市場份額的陣營!崩滓阏f。
“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談到國產軟件的未來發展,雷毅認為,中國工業發展必定會帶動國產工業軟件的發展。
首先是需求牽引,中國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中國在家電、電子裝備、造船等工業領域正在出現級公司。其次是技術變革會帶來整個產業的重新變動。包括SOA(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云計算的出現,終端設備正在向互聯網模式轉變;控制系統的進步導致過去很多沒有的技術出現。
“中國工業創新的命脈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雷毅在強調國產軟件的重要性時指出,“國產工業軟件的發展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靠拿別人的東西,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也不能形成自己的持續發展能力!
雷毅認為,國產工業軟件的發展不僅要靠軟件公司,重要的是靠應用,還要靠政府、行業協會、媒體的支持。當然國產軟件公司也應該聯合起來,開發自己的平臺軟件、專業應用軟件以及解決方案軟件。所有軟件加在一起支持各種應用,支持互通互聯,形成不同行業、不同應用的國產軟件解決方案。
“再好的軟件產品也無法回避用戶的使用感受。”雷毅說,對于企業用戶來說,正版化和標準化是工業軟件的兩個重要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