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印永華在第六屆中國電氣工業發展高峰論壇上透漏,我國將加快
特高壓和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
在回顧我國特高壓建設的進展時,印永華談到以下五點:
,我國已經建成了目前上輸送能力大、代表國際輸變電技術高水平的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輸變電示范工程,于今年1月6日正式投入運營。
第二,四川向家壩到上海的800千伏高壓直流示范工程已經全線開工,下月開始做工程調試,計劃將于2010年6月建成。
第三,特高壓設備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包括首臺1000千伏、3000兆伏安特高壓變壓器,電壓等級高、容量大的1000千伏的高壓并聯電抗器等。
第四,特高壓標準化工作居于水平,我國提出的特高壓交流1100千伏電壓已被國際電工委員會和國際大電網組織推薦為國際標準電壓;國家電網公司向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化管理局提出的高壓直流輸電新技術委員會已經成立。
第五,我國建成了上試驗能力強和技術水平高的特高壓實驗研究體系。
在談到我國特高壓電網的發展思路時,印永華說,在交流輸電方面,現在已經將華北和華中兩大電網連接起來了,但是還不夠,還要擴大延伸。山西要延伸到陜北,華中地區還要延伸到武漢、蕪湖,要形成一個華北、華中特高壓核心電網。然后是西南水電和北方煤電基地采用特高壓交流和直流送到華北、華中、華東同步電網,形成連接各大電源基地和華北、華中、華東復合中心的特高壓大電網。
在談到國家智能電網的建設目標時,印永華提到特高壓輸電、大電網運行控制、調度中心、靈活交流輸電技術、SG186信息系統建設、數字化變電站等。
印永華表示,我國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具有幾大特點:一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絡,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二是利用先進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術;三是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
印永華談到總體建設的規劃:階段是從2009~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這些工作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二階段是制定技術和管理標準,目前正在做。第三階段是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制。第四階段是開展各個環節的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