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應對機遇窗口期挑戰 09中國計算機大會觀感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中國計算機報 更新時間:2009-11-25
分享到:
應對機遇窗口期挑戰 09中國計算機大會觀感

    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有關“未來10至15年就是中國計算機事業的機遇窗口期,如果不在這個期限內縮小這個差距,中國很有可能失去在這個領域獲得大發展的機會”的論斷,在計算機學術界已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是記者10月23日~24日在參加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舉辦的“2009年中國計算機大會”上深切感受到的。

  信息技術將進入大變革時期

  “從現在開始,歷史留給我們難得的機遇期只有10~15年左右。如果我們錯過這15年,就很難在21世紀上半葉成為信息產業的強國,必將對我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李國杰在大會報告中強調說。

  李國杰表示,2020~2030年,很多信息技術將不約而同地出現難以逾越的障礙。2020年左右,摩爾定律將不再有效,集成電路正在逐步進入“后摩爾時代”;級計算機的“千倍定律”也將失效;網絡進入“后IP”時代不可避免,可能需要20年時間才能真正突破TCP/IP協議的局限。PC正逐步進入“后PC時代”,從“高大全”向“低小專”轉變。

  李國杰認為,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半個世紀后,信息科學將在本世紀上半葉取得重大突破性發展,“2020年以后,新的主流技術就會逐步明朗;2020到2035年將是信息技術改天換地的大變革期;2035到2050年,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新的信息網絡體系會逐步形成”。

  我國計算機事業發展的機遇還在于國家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的意志和綜合國力的強勁支持。

  今年9月21日和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三次主持召開了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就包括信息產業在內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發展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溫家寶指出,要以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來選擇和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著眼于提高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著眼于引發技術和產業變革。

  李國杰介紹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兩個重要的目標是: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到60%,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當前,這兩個數據分別為40%和50%,這意味著科技貢獻率每年要提高一個百分點,對外技術依存度每年要降低一個百分點。

  “多少年來,我們習慣于在國外的基礎技術平臺上做科研工作。信息領域過去30年沒有認真考慮建立自主可控的技術平臺,現在應想一想如何為建立這種平臺而努力。”李國杰表示,“今天不做引領性的科研,不重視‘重點跨越’,明天就只能靠國外的技術支撐我國的產業。”

  李國杰強調,國家已經下決心擺脫受制于人的舊信息平臺,今后10年是中國信息企業打翻身仗的好時機。從芯片、計算機、網絡到信息服務系統,未來10年中國有能力走出一條新路,建立自己的信息技術體系。

  “我國一定要爭取對支持下一個經濟長波的基本創新做出與國力相稱的貢獻,要致力于做‘改天換地’的科研工作。”

  除了精神我們什么都不缺

  有關機遇窗口期的觀點初是姚期智今年5月11日在大學校學生會主辦的時代論壇演講中公開的。但人們往往忽略了清華新聞網現場直播中姚期智講的這句話:“如果我們現在想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創建,按照現在的情況,會越落越遠。”

  來自阿里巴巴的首席架構師王堅,曾經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做過副院長,在浙江大學當過系主任,可謂是集產、學、研于一體。他在演講中直截了當地說,如今我們不缺人、不缺錢、不缺需要解決的問題,但缺少一種精神。缺少那種我國計算機初創期大家精誠合作的精神,缺少一種“我們肯定能做到”的自信,缺少飛機設計師那樣做事的夢想,缺少試飛員那種無懼挑戰的獻身精神,離真正的問題越來越遠。

  王堅還講了DEC和波音的兩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若論重要,可能沒有什么比Windows NT之于微軟、信息基礎設施之于Google更為重要的,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的設計師Dave Cutler和Jeff Dean都來自DEC公司,這是一家曾經擁有全球款64位處理器Alfpha,30多年前作為小型機的霸主在計算市場上所向披靡并且擁有杰出技術人才的公司,這個一家在外界看來沒有理由失敗的公司,但DEC已經在十多年前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DEC很大程度輸在戰略上,輸在了DEC創始人1977年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人們會需要家用電腦。

  與之相反的是1966年啟動的波音747項目,當時航空界一窩蜂追捧音速客機,作為亞音速的747項目技術不是時髦的,設計師不是波音好的設計師,團隊也不是有經驗的,但同期英法聯合研制的協和音速飛機失敗了,而波音747成功了,它勝在規模和成本上。

  科學終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

  “云計算在工業界很熱,學術界很冷;網格計算在學術界很熱,而工業界很冷。”去年在西安舉辦的“2008中國計算機大會”上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大會特邀報告中指出了這種冷熱不均的現象。

  無獨有偶,中科院院士何積豐在今年大會的特邀報告中也談道,當下物聯網熱也是自下而上地從地方到中央的。

  科學和技術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區別在于技術是為了解決今天的問題,而科學是為了解決明天的問題。然而,很多實際問題難以出論文,因此受到學術界的冷落。

  王堅以淘寶為例說明當今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電子商務、搜索、即時通信等方面的發展已經走在了學術界的前面。王堅認為,當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時,計算將成為公共服務;公共服務首先追求的是效率和成本,功能則是次要的。

  效率和成本是工業界所追求的,而功能是學術界所看重的,這可能是雙方價值取向上的差異。

  然而,與一些純理論研究的學科不同的是,計算機學科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實踐色彩。全球臺計算機ENIAC就是為了解決彈道計算而研發的;當今計算兩大代表IBM和Cray的體系架構的技術源頭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而核物理研究則是它們共同的驅動力。

  更多地,我們可以從我國正在實施的包括“核高基”在內的16個重大專項中得到啟發。重大專項借鑒了我國“兩彈一星”工程的成功經驗。“兩彈一星”之所以能在國家經濟困難、科研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躋身,與國家舉全國之力和科研人員精誠協作、無私奉獻是分不開的。值得計算機科學研究者注意的是,“兩彈一星”都是在過程中取得重大理論和技術突破后,終實現“兩彈一星”的產品目標。

  

  

上一條 上一條:行業中隱藏的冠軍 安全領域的 “黑馬”
下一條 下一條:輸配電行業景氣高漲 電力設備上半年發展穩定
相關新聞  計算機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