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兩化融合升級“廣東制造”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報 更新時間:2010-1-19
分享到:
兩化融合升級“廣東制造”

   

    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鋒,是承接制造業梯次轉移的“橋頭堡”,也是兩化融合的“排頭兵”。2010年元旦剛過,本報“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報道組即奔赴南粵大地,對廣州和珠三角兩個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進行采訪,所到城市包括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佛山、江門等。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林英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廣東的兩化融合工作不能只考慮一城一地,必須通盤謀劃珠三角,信息化要打通“孤島”,使南粵大地“一線串珠”。通過實施“4個100示范工程”、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等舉措,帶動“廣東制造”升級。

    “專業鎮”謀局兩化融合區域聯動

    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九大支柱產業,獨具特色的產業結構體系已具雛形。其中,三大新興產業分別是: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及專用設備、石油及化學;三大傳統支柱產業分別是: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和建筑材料;三大潛力產業分別是:造紙、醫藥、汽車及摩托車。

    從區域角度看,珠三角各地產業發展又各有側重。據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楊建初介紹,目前珠三角內部各市已經形成各自優勢產業。例如,廣州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深圳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惠州的電子信息、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東莞的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佛山的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陶瓷和家具制造等;江門的金屬制品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等。

    根據產業發展特色的不同,各地分別確定了自己的兩化融合戰略。

    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長謝學寧告訴記者,廣州重點提出“加強信息化與制造業的滲透融合”,以汽車、石化、電子、船舶、鋼鐵等優勢產業為重點,構建產業化、集聚化、集約化的現代產業體系,助推“信息廣州”崛起。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賈興東說,深圳以電子商務發展為龍頭帶動兩化融合發展,以互聯網產業發展為抓手促進產業升級。東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陳桂明提出,通過兩化融合促進電子制造業升級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惠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范志益說,兩化融合建設“惠民之州”,打造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和級的“現代石化產業基地”。佛山市信息產業局副局長惠韶文強調,佛山民營企業發達,通過兩化融合促進家電、陶瓷、家居等傳統產業改造和升級。江門市信息產業局黨組書記王健敏說,江門通過發展綠色照明和RFID產業,積極推進兩化融合。由于時間有限,本報采訪組這次未去珠三角的珠海、中山、肇慶等地采訪,據廣東省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神志雄介紹,這些地區的兩化融合也各具特色,發展良好。

    除了各地特色發展,廣東還特別注意兩化融合整體的推進和區域協調與聯動。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鄒生說,根據珠三角地區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特點,廣東確定了兩化融合區域推進戰略,即“以專業鎮為突破口的城鄉彌合戰略”。據介紹,該戰略的基本思路為:在鄉鎮層次,以專業鎮為突破口,提升鄉鎮的工業化層次和信息化水平,促進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鄉鎮兩化融合水平,迅速縮小城鄉差距,進而從整體上提升整個珠三角區域的兩化融合水平。

    在專業鎮戰略實施過程中,廣東注重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針對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專業鎮制造性服務體系。如佛山樂從鎮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發展家具網上定制和配送,從而打造知名專業家具名鎮。在發展專業鎮的同時,廣東還以專業鎮為中心,帶動其他鄉鎮的兩化融合,促進珠三角各鄉鎮的區域產業升級及信息化水平,彌合城鄉差距。

    “4個100”出擊重點行業率先突破

    珠三角通過重點示范工程促進兩化融合“以點帶面”地開展起來。據鄒生介紹,廣東從2009年起,推動兩化融合“4個100示范工程”,到2012年,廣東省將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裝備制造數字化、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4個領域各評定100個示范工程項目,其中,2009年在4個領域共評選出91個示范項目。

    鄒生指出:“以示范項目效應帶動為手段,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設計領域普及應用,生產控制過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工業信息化發展。”

    記者了解到,2009年7月,廣東拉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4個100”示范工程示范評選序幕,并對申報項目進行了初步審定;2009年9月,又組織專家進行了評審,并針對重點項目實地考察,認定符合要求的示范項目。目前首批示范項目已完全評出,拉動效應初步顯現。

    金澤集團公司總經理葉素萍認為:“在很多人看來,推動信息化有許多難題,如用戶不接受、市場沒有很好的回應等等。這不是信息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沒有為這些信息技術應用建立佳的商業模式和使用模式。”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流程信息管理中心總監許偉宜告訴記者,該公司通過深挖ERP應用系統的管理應用功能價值,充分利用IT工具大力推進管理創新、流程創新,擴大成本優勢,提高了營運管理水平。新明珠陶瓷集團副總裁李列林說,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工藝和流程革新,達到了陶瓷產業節能降耗和轉型升級的目的。

    同時,通過“4個100工程”拉動,廣東兩化融合在若干重點行業找到了相對成熟的共性模式。

    如裝備制造業,以電子及通信設備、機床、汽車、船舶、重型機械設備等產業為切入點,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裝備制造業產品數字化、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記者還了解到,以廣州、深圳、佛山為核心,廣東將重點建設幾個裝備制造業基地,從而帶動珠三角地區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又如電子信息產業,以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為突破口,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集中力量突破通信設備、計算機系統設備、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新型電子元器件和光電子元器件研發生產的關鍵技術瓶頸;大力發展嵌入式和工業軟件技術,在嵌入式操作系統、工業軟件開發工具及面向行業的工業軟件構建庫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此外,汽車制造業大力加強汽車電子和嵌入式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紡織服裝制造業加大紡織專項技術研發的力度,主要包括PLC可編程控制、提花織物CAD/CAM、印花激光制網CAM等;石油化工制造業則加大綠色環保技術的投入,利用信息技術改造生產控制設備,建立節能減排自動控制和監測系統,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平臺做“后盾”公共服務事半功倍

    兩化融合需要建立大量服務和創新共性平臺,特別是對珠三角這種區域性的兩化融合推廣更是如此。楊建初指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平臺的搭建有利于整合標準化的模塊和資源,促進平臺間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大中型傳統企業提供便捷的網絡化公共技術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共享、便捷、網絡化的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服務。他強調,公共服務由于集中資源,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記者了解到,廣東搭建兩化融合平臺的主要任務在于:發展各種行業軟件、行業信息化系統集成及面向行業的技術服務平臺,研制適合行業需求的各種信息系統技術解決方案及成套產品,多種途徑開展技術服務;建立面向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嵌入式軟件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等;建立與完善信息化技術服務體系,為行業、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服務。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并根據企業生產管理的不同環節,在重點行業骨干企業中選擇具有技術、資金、管理等優勢的企業,建設專業化的信息化服務平臺,提高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引導行業內龍頭企業建立服務全行業的共性信息技術應用平臺,構建公共技術服務能力體系,推進行業業務協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內部的信息技術應用與服務部門獨立出來,發展成為面向全行業服務的信息技術支持中心。

    據陳桂明介紹,東莞市積極為企業搭臺唱戲,努力抓好“兩化”融合平臺和園區等載體建設,重點扶持東莞市中心創意產業園、大朗創意產業園、虎門服裝創意產業園、大嶺山家具創意產業園等園區,推動東莞八大支柱產業的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并與盛世商朝(中國)有限公司在共建“東莞制造”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相關事宜上達成共識。惠韶文告訴記者,佛山集中資源,著力打造公共技術研發和應用平臺和公共信息服務和支撐平臺。

    在搭建平臺過程中,廣東還依托行業中介機構,率先在全國組建兩化融合創新服務中心。2009年7月,廣東省經信委委托省機械研究所牽頭,聯合省內有關大學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組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創新中心”,作為公共技術支撐服務機構,為廣東省兩化融合提供創新技術服務。

    目前創新中心剛剛掛牌,據中心主任但昭學介紹,未來一個時期,兩化融合創新中心主要任務是在“4個100”示范項目、創新服務平臺示范項目和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工業信息化成功案例,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整套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成立兩化融合項目推進小組,協同配合地市或產業集群,著力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問題,組織發展規劃及戰略研究,協助完成項目的推進,包括方案論證、評審評估、技術及業務指導、實施監管和評估總結等工作。
 

上一條 上一條:“工業控制計算機技術研討會”近日成功召開
下一條 下一條:智能停車場發展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