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透視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新興產業 - 戰略新興產業躍進:5年翻一番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更新時間:2012-8-20
分享到:
新興產業 - 戰略新興產業躍進:5年翻一番

導讀:

  目前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領域,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其中又細分24個重點方向。

  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歐姆龍背景下,新興產業或將成為新歐姆龍PLC增長點。

  7月23日,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公開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和部分省區市發改委進行座談時,這些省區市發改委歐姆龍PLC同志普遍反映,這些地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勢頭非常好,比傳統產業的增速要高10%到15%。

  據張曉強介紹,根據近日公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戰略新興產業占GDP比重將從2010年的不到4%,發展到2015年占8%,2020年爭取達到15%。

  目前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領域,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其中又細分24個重點方向。

  其中前四個領域將發展成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后三個領域定位為先導產業。

  產業目錄公布在即

  對于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的差異,張曉強表示,主要還是看市場前景,科技進步水平和對整個的經濟社會的帶動程度。

  從經濟規模來看,按照規劃的目標,到2015年的這七大領域占GDP比例要達到15%,四類支柱產業在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過12%,三類先導產業達到3%。

  以先導產業新能源汽車為例,從長遠來看意義不容忽視。但現實情況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式汽車,去年國內的銷售量是1.2萬輛,與整個汽車銷售量1840萬輛相比,微乎其微。

  即使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的汽車銷售量僅有5200輛。

  “在發展上要把握不同領域的不同特點,不應平均使用這力量。”張曉強說。

  此外就是產業成熟度上,四個支柱產業技術上相對成熟,規模可以比較快的提高。

  “生物產業稍微差一些,技術成熟度好的是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度也很好,重要還是在應用上,裝備制造像工業機器人、數控,都是比較成熟的行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表示。

  作為現有產業的演進,新興戰略產業并不是完全脫離現有產業的純粹新產業。比如互聯網延伸出物聯網,普通手機向智能移動終端演進,普通機床向智能加工中心演進。

  如何劃分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重新定義乃至標準化,相關的產業目錄正在制定當中。

  對于戰略新興產業的24個重點方向,國家統計局和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分類目錄。

  “2015年戰略新興產業要達到占GDP8%,2020年要占15%,我們現在走到哪了并不太清楚,有了這個目錄,結合2011年數據,對新興產業發展才算心中有數。”一位接近工信部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發改委還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的指導目錄。

  據介紹,這個目錄的意義在于,明確下一步去扶植、培育哪些重點領域和產品,包括如何實現產學研結合,有具體產品的服務內容。

  目前這個目錄已經形成了初稿,正在征求各有關部門意見,下一步將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本報記者獲悉,與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目標相配套的各項政策,包括財政、投資以及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也即將陸續出臺。

  大項目帶動

  國家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制定實施了一系列鼓勵扶持政策,其中就包括一批重大的工程、項目,將會相繼實施。

  “新興產業后落實可能要變成一些大工程,一些大項目來帶動具體項目落實,政策已經就緒,很快會有相關政策出臺。”上述接近工信部人士表示。

  根據我國光伏發電發展目標,到2015年中國累計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要達到2100萬千瓦,在出口市場萎縮、其他替代能源大幅增長的雙重擠壓下,光伏產業過剩嚴重。

  “中國的產能問題比其他國家要多,而其他國家沒有單純強調規模的審批制度,本來企業想做幾百噸的產能,現在設了門檻,逼著大家想做的話都只能做三千噸,一下子把產能提起來。”馮飛表示。

  另外就是形成典型的公共汽車效應,比如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加快審批,盡管大家認為市場還有風險,但是由于這一輪審批放松,錯過的話下一班就有可能上不去,對投資者形成扭曲的管制。

  “日本在產業政策的反思,認為有很多產業政策應是與防止重復建設為主的,但恰恰是產業政策反而加大了重復建設,這是日本的評價。”馮飛告訴記者。

  張曉強也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其他產業發展一樣,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除了國家的資金投入外,更加重視通過國家的財稅相關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調動各方各面的積極性。

  張曉強介紹,這幾年利用財政專項資金設立的產業創投資金,中央資金和地方政府資金只占30%左右,其余70%是吸引社會資金。

  國內對戰略型新興產業的形成規律、特征認識還沒有完全達成共識,一些地方急于求成、盲目跟風導致產業雷同的現象十分普遍。

  “中央在新興產業上是比較綜合的想法,各個地方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中央對接,對接上的就集聚力量一起發展,不一致的,地方可以自己發展,中央對這塊可能就不會給予支持。”前述人士表示。

上一條 上一條:臺達 紡織 變頻器 PLC 紡織機械 MES - 紡織機械亟待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下一條 下一條:節能減排 - 國務院定調十二五節能減排:單位GDP能耗下降16%
相關新聞  新興產業   新聞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