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透視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工業化 信息化 自動化 傳感器 - 兩化融合促進工業綠色安全創新發展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報》 更新時間:2012-8-20
分享到:
工業化 信息化 自動化 傳感器 - 兩化融合促進工業綠色安全創新發展

導讀:

  廣西柳州市區的北部是工業區,坐落著柳化工、柳州鋼鐵、柳州發電廠等大型企業。柳化工每年要消耗掉100萬噸標準煤的電,是能耗大戶。因煤化工所產生的刺激氣體、粉塵雖然經過了過濾,但《中國電子報》記者在廠區采訪時仍能聞到刺鼻氣味。柳化工綜合管理部部長潘楚銘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解釋說:“如果是10年前,你們需要掩鼻才能進入這里,因為這里有濃重的硝酸尾氣。”

  “中國電子報社兩化融合深度行”采訪組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梧桐莊煤礦采訪時看到,梧桐莊煤礦歐姆龍每一個下井礦工都有唯一編號,從工作服、礦燈、頭盔到各樣工具都標有這一號碼。礦工身份識別信息存儲在芯片上,通過傳感器,接入礦區信息管理系統中。礦工在進入礦井之前,安全系統會自動提醒礦工可能出現歐姆龍PLC任何疏漏,并在出入井那一刻,通過短信方式通知家屬安全信息。“安全是煤礦生產企業要義,而信息化為我們提供了技術保障。”梧桐莊煤礦礦長李樹榮告訴記者。

  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以來,兩化融合在安全生產和綠色發展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工業各行業應用信息技術有效實現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單位GDP能耗、億元GDP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鋼鐵、石化、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實現了能耗物耗歐姆龍PLC實時監測和控制。民爆器材、危險化學品等行業實現了生產經營動態,有效提高了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助力節能減排

  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工業高能耗企業實現了節能。

  廣西柳州市區的北部是工業區,坐落著柳化工、柳州鋼鐵、柳州發電廠等大型企業。柳化工每年要消耗掉100萬噸標準煤的電,是能耗大戶。因煤化工所產生的刺激氣體、粉塵雖然經過了過濾,但《中國電子報》記者在廠區采訪時仍能聞到刺鼻氣味。柳化工綜合管理部部長潘楚銘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解釋說:“如果是10年前,你們需要掩鼻才能進入這里,因為這里有濃重的硝酸尾氣。”

  柳化工敢于“吃螃蟹”,率先在業內采用合成氨節能挖潛清潔生產技術,使得原料煤的利用率到達99%,殘碳降至1%以下,綜合能耗比傳統低約30%,合成氨成本降低25%。通過實施能源管理系統,實現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5.475萬噸、二氧化硫0.0361萬噸、總懸浮顆粒物0.0307萬噸。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經濟增長的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強化,工業作為能源消耗的主要領域,是節能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指出,節能減排是當前十分重要和緊迫的工作任務,而兩化融合是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當前在鋼鐵、石化、有色金屬、建材、裝備等行業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和初步的經驗。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國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59噸標準煤下降至2010年的1.91噸標準煤,5年累計下降26%,實現節能量6.3億噸標準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4.9%的工業增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部署推進兩化融合工作,積極推進電子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節能減排的應用。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工業高能耗企業實現了節能。2009年到2011年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審批工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示范項目共94個,分別涉及鋼鐵、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預計共實現節能量為546.36萬噸標準煤。同時,以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監測系統建設,進一步擴大信息化監測系統建設范圍,組織監測系統的信息對接,實現數據共享。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和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兩年分別發布了兩批“工業領域節能減排電子信息應用技術導向目錄”,共推薦技術項目32項,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工作提供了技術導向。

  在兩化深度融合的推動下,“十一五”期間,重點行業和主要用能產品單耗持續降低。5年累計淘汰煉鐵、煉鋼、焦炭、水泥和造紙等落后產能分別為12000萬噸、7200萬噸、10700萬噸、37000萬噸和1130萬噸,額完成“十一五”計劃任務。

  護航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已經成為兩化融合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

  經過各級地方政府和工業企業的共同努力,兩化融合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兩化融合促進安全生產正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已經成為兩化融合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正從分散孤立向集成管控方向發展。

  記者在梧桐莊礦采訪時,梧桐莊礦的礦工們正列隊安檢準備下井。新來的礦工小李因在井口的安全信息站輸入了錯誤的安全信息,而被礦井安全信息站自動阻止其下井。小李須重新學習井下安全常識,直到回答正確方能下井。這樣的檢查在梧桐莊礦區每天都重復著,這是梧桐莊礦利用數字技術保證安全生產的一個小小細節。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5~2010年億元GDP事故死亡率從2005年的0.697%下降到2010年的0.201%。

  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信息技術對安全生產領域的促進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對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的支撐,二是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活動的支撐。

  據了解,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系統建設以“國家安全生產信息系統(金安工程)一期”、“國家安全生產應急平臺”等重點工程為代表。目前“金安”工程一期項目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

  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的建設與應用重點集中在高危行業(領域),如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民爆等。“十一五”期間,高危行業(領域)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地加強了安全生產管理,提高了事故風險防控能力。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央企業通過實施HSE(健康、安全、環境)管理系統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國有重點煤礦基本安裝了瓦斯監測系統、井下人員定位和井下通信聯絡系統;大型危險化學品企業建設了重大危險源系統、危化品車輛運輸系統、化工園區安全管理與應急救援信息系統。

  同時,民用物品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十一五”是民爆行業發展較快的五年。在此期間,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成立,民爆行業也與其他工業領域一樣,推進了生產線信息化改造,初步建立了生產經營動態信息系統,基本實現了對主要產品品種生產全程動態流向。

  通過加強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大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力度,民爆行業研究開發了一批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工業炸藥生產線淘汰了輪碾、間斷乳化等工藝和設備,實現了自動化、連續化生產;工業雷管生產線工藝技術有了明顯的進步,設備設施的安全條件有了較大改善,行業技術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上一條 上一條:智能建筑 建筑電氣 綠色 - 綠色建筑節能推進建筑電氣創新
下一條 下一條:機床 再制造 - “十二五”市場需求巨大 機床再制造標準呼之欲出
相關新聞  工業化   新聞   自動化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