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軟起動 劍指智能電網千億蛋糕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湖北日報 更新時間:2010-4-20
分享到:
軟起動 劍指智能電網千億蛋糕
悄然興起的優勢產業

  15日,襄樊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旨在爭取“國家電機控制與電能質量優化產業集群示范區”這頂“金帽子”。

  此前,湖北省科技廳已將襄樊電機控制與電能質量優化產業,列為全省重點扶持的產業集群,并批準成立了“湖北電機控制與電能質量優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該聯盟理事長李興富介紹,電機控制與電能質量優化產業之所以受到襄樊市政府高度重視,是因為在該領域,襄樊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產業集中度較高,在全國有廣泛影響。

  據介紹,20年前,我國電網只是以省為單位,現在已經發展成全國聯網。但是,高度網絡化以后,電網的抗風險能力就會減弱,尤其是大功率、高壓電動機開機時,容易造成電網沖擊、擾動,對電網安全運行造成直接威脅,必須借助電機控制裝置實現電機平滑啟動,俗稱“軟起動”。“軟起動”既要解決電動機在起動過程中需要較大的起動轉矩問題,又要解決起動過程中對電網電壓造成的影響,涉及電動機、微電子、信息與控制等多個學科和領域,包括工業控制設備、節能設備、電氣設備、傳感儀表等60多種產品,是一個很長的產業鏈。

  2000年前后,襄樊市一批科技人員看中商機,開始研發相關產品。經過十多年打拼,該市涌現50多家相關企業。其中,電機起動與控制產品實現銷售總收入20億元,約占全國同類產品70%的市場份額。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3家:襄樊大力工業控制公司、湖北萬洲電氣公司、湖北追日電氣公司。

  前幾年,幾名研發人員從襄樊轉戰孝感,創辦湖北大禹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年銷售額也過了億元大關。

  依靠高性價比優勢占領市場

  在“軟起動”領域,國外強手早已進入中國市場。其中,設計與制造能力強的主要有三家:德國西門子、美國ABB公司、日本東芝三菱公司。德國西門子具有大型同步電動機及軟起動裝置設計與制造能力。

  面對國際強手,襄樊企業能夠脫穎而出的撒手锏是什么呢?

  據追日公司副總經理高新建介紹,追日公司1997年發明高壓液態軟起動裝置,很快占領國內市場,成功的關鍵是產品性價比高,適合國情。以往,國內興建一個大型專用變電站,采用國外軟起動設備需花費2000多萬元,而采用追日的同類設備,僅需200多萬元,投資大大節省。

  他介紹,在細分市場方面,萬洲公司主攻建材、化工市場,追日公司主要瞄準造船、管線等領域,大力公司主要瞄準冶金、建材市場。雖然在某些分支領域取得了行業地位,但是,襄樊企業間的技術原理相同,產品處于中、低端市場,產品設計、工藝等制造水平與國外大公司存在差距。

  真正的大蛋糕在智能電網

  李興富認為,目前,國內軟起動產業中低端產品技術已經成熟,每年市場需求約30億元,趨于飽和。發展方向是充分利用中低端產品技術領域的優勢,加速研發產品和關鍵技術的攻關,重點是圍繞國家節能減排、新能源戰略,開發與智能電網發展相適應的電能質量優化技術和產品。

  萬洲電氣公司董事長趙世運表示,“軟起動”是伴隨工業化而出現的一個新興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電網規模進一步擴大,對電能質量和可靠性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因此,“軟起動”只是催生這個新型產業誕生并支撐行業企業在市場中立足的一個起點,隨著時代發展,“軟起動”產業應破繭而出,蛻變為“電氣控制與節能產業”。

  目前,我國政府正大力推進新能源戰略,但由于風電、太陽能的不穩定性,對我國尚不堅強的電網構成沖擊,電網不愿接入。智能電網的發展,將會解決新能源發電上網難的問題。國家電網公司公布,到2020年,國網對智能電網的投資將過6000億元,新規劃特高壓變電站61座,變電容量約5.8億千伏安。

  隨著國家新能源戰略的實施,中國將大力發展智能電網,電氣控制與節能產業將迎來上千億元的市場。

  瞄準這一商機,襄樊幾大企業都在大力開發新產品。

  從去年上半年開始,萬洲公司開發“微型智能電網”,目前在8家工業企業成功應用。

  今年3月,追日公司研制成功太陽能光伏智能充電機。該設備通過光伏逆變技術,把太陽電池板發出的低壓直流電,轉變為220伏交流電,然后直接用于電動汽車充電。

  釩電池在大容量發電儲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特別是太陽能發電、風電儲能較大,具有容量大,壽命長的特點,其使用壽命可以達到十年以上。目前,大力公司已研發出10kw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的樣機。

  

上一條 上一條:聚焦應用于世博會的“楷模”技術及“幕后”企業
下一條 下一條:打造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