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術可以說是當下火的概念之一,但不要認為它是剛出現的新生事物。實際上,上世紀6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就提出了這個概念。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大量的可穿戴設備出現在我們的中。
有市場研究機構預測,作為新興智能互聯市場的“弄潮兒”,可穿戴技術是2014年科技十大發展趨勢之一。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其將在2014年爆發。其誘人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把它作為投資目標,力圖搶占下一波互聯網浪潮的制高點。
不過,
設想一下,在一個慵懶的清晨,當你對著滿柜子的衣服發愁時,你的戒指已迅速向你提供了佳搭配建議;走在路上,你的腰帶不斷記錄著你的運動水平、情緒波動、食物攝取量等信息,提醒你今天的運動目標有沒有完成;周末想放松看場電影,你的眼鏡自動為你推薦精彩大片,并告訴你行車路線充當“引路人”……在可穿戴設備“大行其道”的今天,這種全副武裝的智能生活已遠不是幻想了。
日前剛剛閉幕的2014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各具特色的可穿戴智能產品大放異彩。從具有按摩功能的美容眼罩、人機合一的電子游戲裝備,到為愛美女性定制的“防曬手鐲”、具有運動監測功能的智能鞋墊……此次展會可謂是可穿戴技術的饕餮盛會。
可穿戴技術可以說是當下火的概念之一,但不要認為它是剛出現的新生事物。實際上,上世紀6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就提出了這個概念。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大量的可穿戴設備出現在我們的中。
有市場研究機構預測,作為新興智能互聯市場的“弄潮兒”,可穿戴技術是2014年科技十大發展趨勢之一。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其將在2014年爆發。其誘人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把它作為投資目標,力圖搶占下一波互聯網浪潮的制高點。
不過,就在可穿戴技術被炒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很多不確定的聲音也隨之浮出水面。有業界分析師認為,由于設計不精致、價格較高,以及目前許多產品在技術方面存在短板,可穿戴設備短期內不可能得到主流消費者的青睞。
但從CES2014年會展上琳瑯滿目的手表、腕帶、眼鏡、頭盔等新興可穿戴設備上,我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兼具實用性和時尚氣息的產品正在出現,而且新一代的產品在功能上也愈加完善。對于即將到來的“全智能化”時代,我們只要給它一個熱切的擁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