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合肥將在五里墩立交橋上安裝傳感裝置,并通過互聯網遠程橋梁安全運行狀況。此舉將開啟合肥智能化監測橋梁安全狀況的新篇章。 在衣服上安裝一個簡單的檢測儀器,就能隨時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可以及時發現身體病患,提早進行預防和治療。這種遙感檢測的方式,同樣適用于對橋梁安全狀況的。 據了解,合肥將在五里墩立交橋上安裝傳感裝置,并通過互聯網遠程橋梁安全運行狀況。此舉將開啟合肥智能化監測橋梁安全狀況的新篇章。 五里墩立交橋是合肥座四層互通立交橋,承擔著17個流向的交通,是合肥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工程之一。鑒于五里墩立交橋已運行近20年,合肥計劃為其增加長期、智能化的健康監測系統。 傳感器主要監測橋梁結構狀態的變化,重點掌控大橋橋墩的沉降、傾斜和位移。據介紹,沉降、傾斜和位移是橋梁結構發生病變的主要特征。當橋墩安裝傳感器后,即便橋墩發生哪怕極其細微的沉降、傾斜和位移,都能時間感知。 發現“病變”及時預警 這些傳感器像一個個末端“觸角”依附在橋體上,實時采集橋梁的各種數據和信號,并“計算”出橋梁的健康狀況,識別出可能的結構損傷部位和程度。 數據通過網絡實時傳遞到處理中心,監測人員在電腦前就能詳細掌握橋梁的健康狀況。 據介紹,設置好預警值之后,不管“橋腿”發生了位移還是傾斜,或者橋梁受到了重車碾壓,作為“”系統,處理中心都能得到及時的預警,加之輔助現場人工監測,能夠大限度實現防患于未然。 同時,監測到的數據還能為橋梁“護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確保結構安全運營,真正做到預防性養護。 開啟智能橋梁健康新篇章 由于長年累月承受車輛重壓,橋梁很難確保自身“不生病”。以往,合肥對橋梁健康狀況的,主要以人工巡查為主,盡管輔之以橋梁檢測設備,但是很難做到對橋梁實時、連續不間斷的,監測方式也不夠智能化。而使用橋梁結構安全系統后,上述問題將迎刃而解。 據了解,為保證精度和使用壽命,該系統儀器設備將采用進口產品,系統的可靠性、先進性和易于維護性等方面都相對優越。其中的一些傳感設備,甚至能在-40℃~80℃的溫度環境下正常工作。
給立交橋“戴上”傳感器
給立交橋“戴上”傳感器
此外,在橋梁入口位置的梁體上,還將設置受力情況監測裝置,如果重車輛試圖駛上立交橋,也會進行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