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遠低于平均水平。現在由于對機器人的重視,尤其是浙江提出機器換人的戰略,因此需求猛增。2013年我國共銷售工業機器人近3.7萬臺,年增長率過40%。機器換人,正風起云涌。”朱森第在論壇上如是講道。
另外我國機器人工業園區建設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據不完全統計,已知的機器人園區至少20個,總占地面積28平方千米 ,到2015-2016年,這些園區的年產值將達到3378億元。機器人熱正在形成。
11月19日,中國義烏國際裝備博覽會同期會議——2014中國(義烏)機器換人高峰論壇如期盛裝開幕。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原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朱森第,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主任譚建榮,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浙江金華市副市長、義烏市代市長盛秋平等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吸引了參展人士和與會者的極大關注。
近年來由于受經濟形勢的影響,義烏工業品市場出現了需求疲軟、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趨勢,加之互聯網大數據周期加快等各種因素的交織,工業經濟發展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原本以低端產業、低附加值產品、低價格的發展路徑已經難以為繼。為跳出產業發展瓶頸,浙江省審時度勢,提出了加快工業轉型,展開“四換三名”(即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騰籠換鳥、名企名品名家)工程的部署。其中機器換人備受矚目。
“此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遠低于平均水平。現在由于對機器人的重視,尤其是浙江提出機器換人的戰略,因此需求猛增。2013年我國共銷售工業機器人近3.7萬臺,年增長率過40%。機器換人,正風起云涌。”朱森第在論壇上如是講道。
另外我國機器人工業園區建設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據不完全統計,已知的機器人園區至少20個,總占地面積28平方千米 ,到2015-2016年,這些園區的年產值將達到3378億元。機器人熱正在形成。
比爾·蓋茨曾經預言,機器人將重復個人電腦的崛起道路成為下一個改變的技術。作為“工廠”,中國更因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被廣泛看好。然而,朱森第亦提醒說,在熱切發展機器人產業同時,也要冷靜思考如何促進國產機器人前進的步伐,目前我國機器人國產化水平普遍不高,只占市場總需求量的8%左右,市場多被國外品牌占據。 因此,推動國產機器人在國內“開疆拓土”,刻不容緩。
在朱森第看來,要推動機器人自主化的進程,一方面要盡快形成一個學科的帶頭人和技能人的隊伍,加強機器人關鍵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加強產業的共性技術的研究,掌握核心技術;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支持力度,發展一批應用集成商,帶動各行各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培育發展工業機器人市場。此外他還強調,由于智能化是未來機器人的發展方向,因此必須要著力于工業前沿技術研究和軟件的開發,加快我國機器人自主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