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川電機和德國庫卡機器人同樣沒有停下,均在進一步擴張其在中國的產能。
日前,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松&
中國企業還在亂干快上的時候,外資企業借助自身優勢,迅速分切著機器人市場這塊誘人蛋糕。
目前,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公司、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機器人并稱為機器人領域的“四大家族”,這些巨頭占據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且幾乎壟斷了機器人制造、焊接等領域。
據了解,在中國機器人市場上,ABB中國公司持續發力,已經推出10款產品,并在近期與眾業達簽署框架協議,攜手分享工業4.0的中國蛋糕,后者是工業電氣產品的專業分銷商。“現在,90%以上的機器人型號和90%以上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機器人都實現了本土化生產。”ABB機器人部中國區負責人李剛曾表示。
日本安川電機和德國庫卡機器人同樣沒有停下,均在進一步擴張其在中國的產能。
日前,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松”)中央研究院院長徐方說,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從2010年前后啟動,與日本相比啟動慢了差不多30年,雖然中國的機器人市場起來了,但并沒有給中國企業足夠的成長時間。
來自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新松、廣州數控等四大中國機器人廠商,僅占據中國市場5%的份額,這與外資巨頭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相去甚遠。
據中國傳動網總經理馮晉中介紹,工業機器人單體的競爭主要集中在集成應用、主機成本和可靠性三方面,外資廠商技術保持,且規模化生產,一直保持對成本優勢,現階段國內機器人主要的技術瓶頸是核心技術與國際主要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核心技術如果通過進口來解決,其結果必然是成本升高,終使得自身產品缺乏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