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聚焦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智能制造:工信部評十件大事 智能制造等關鍵詞上榜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5-2-2
分享到:
智能制造:工信部評十件大事 智能制造等關鍵詞上榜

導讀:

  實現工業由大到強、建設制造強國,是中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旋律。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工業強基、裝備制造、技術改造等專項工程,持續推進核高基、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等重大科技專項,工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在制造強國戰略研究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制定中國未來10年制造強國建設的目標、步驟和路徑,對未來工業發展做出了規劃部署。

  二、智能制造成為兩化深

  記者2日從工信部網站獲悉,201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十件大事公布,分別為制造強國戰略揭開新篇章、智能制造成為兩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化解過剩產能與工業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磅礴而出、企業減負與扶持小微企業開創新局面、信息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寬帶中國戰略提速提質提效、電信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工業通信業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全文如下

  一、制造強國戰略揭開新篇章

  實現工業由大到強、建設制造強國,是中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旋律。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工業強基、裝備制造、技術改造等專項工程,持續推進核高基、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等重大科技專項,工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在制造強國戰略研究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制定中國未來10年制造強國建設的目標、步驟和路徑,對未來工業發展做出了規劃部署。

  二、智能制造成為兩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呼喚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智能制造,是兩化深度融合切入點和主攻方向,這已經成為業界的普遍共識和企業的主動行動。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發展智能制造的主要任務是,深入推進兩化融合企業管理體系貫標,提升制造業產品、裝備、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兩個IT(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和倍增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向中邁進。

  三、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圍繞打造中國工業升級版,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技改投資在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過40%。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新認定72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重點支持了195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動建立了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加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生產型服務業發展,加大企業兼并重組、產業轉移推進工作力度,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取得新進步。

  四、化解過剩產能與工業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工業和信息化部狠抓化解過剩產能、工業節能減排,為霧霾治理、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全年淘汰落后煉鋼產能3110萬噸、水泥8100萬噸、平板玻璃3760萬重量箱,圓滿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2011年至2014年,累計淘汰落后煉鋼產能77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6億噸、平板玻璃1.5億重量箱,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務。2014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別降低7%和5.8%。

  五、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磅礴而出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布實施,體現了國家對戰略性基礎產業的重視。尤其是設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逾千億元,是目前政府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中大的一支,支持力度空前,將有效緩解芯片制造環節的融資瓶頸。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率先實踐,探索了一條改進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的新路徑,實現了國家意志與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2014年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公司分別正式注冊成立運營。

  六、企業減負與扶持小微企業開創新局面

  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大企業減負工作力度,推動建立了涉企收費清單管理制度,30個省(區、市)公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每年可為企業和居民減輕負擔1000億元以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載體是小微企業。國務院常務會議7次專題研究扶持小微企業工作,在加大財稅支持、緩解融資成本高、鼓勵創業創新、支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密集出臺政策措施,針對性強、含金量高。

  七、信息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力推信息消費、擴大國內需求。2014年全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約12萬億元,增長20%,其中網絡零售額增長41%。互聯網行業收入增長50%。移動網絡、移動支付、二維碼、移動社交等移動技術相繼突破,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大量涌現,線上線下互動(O2O)成為新趨勢。物聯網技術在智能裝備、安全生產等領域應用示范成效明顯。

  八、寬帶中國戰略提速提質提效

  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通信行業繼續實施寬帶中國專項行動。全國固定互聯網寬帶用戶總數突破2億戶。光纖寬帶用戶占比達34.1%,比2013年提高12.5個百分點。全國8Mbps及以上寬帶用戶比例達到40.9%,邁入4M+時代。TD-LTE基站已達73.3萬個,4G用戶過9700萬戶。7個新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開通,實現互聯網互聯帶寬擴容810G,全國互聯總帶寬達到2450G,網間通信質量顯著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得到強化。

  九、電信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

  電信市場加速釋放改革紅利。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向42家民營企業發放了試點批文。對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取消電信企業國有股權比例要求,降低民營企業注冊資本金限制。推動上海自貿區增值電信業務7項向外資開放,其中5項放開股比限制。電信業的開放,將有力促進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寬帶業務服務水平提升,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服務。

  十、工業通信業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工業通信業在國際舞臺展現自信心和競爭力,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收獲碩果。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德國建立了工業4.0對話合作機制,與韓國建立了部級戰略對話機制,成功舉辦第21次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我國連任國際電信聯盟理事國,趙厚麟高票當選秘書長,成為國際電信聯盟成立150年來位中國籍秘書長。高鐵設備走出國門,阿里上市創全球大IPO,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中國占據4席。

  其他重要工作成果:

  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

  工業和信息化部報請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推動出臺了免征車購稅、充電設施建設獎勵、推廣情況公示、黨政機關采購等政策措施,實施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發布了78項電動汽車標準,完善了新能源汽車政策扶持體系,提振了汽車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全年300多款新車型上市,生產8.4萬輛,同比增長近4倍,其中12月當月生產2.7萬輛,創造了全球高紀錄。

  二、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三年任務兩年完成

  工業和信息化部已上報國務院擬取消和下放29項行政審批事項(其中已取消和下放20項),占原有審批事項的51.8%,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保留的審批事項逐步實現網上運行,5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

  三、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取得重要進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發布了軍用技術轉民用推廣目錄(2014年度)和高新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2014年度)。兩期軍轉民目錄的118項技術成功轉化應用,平均轉化率44%。兩期民參軍目錄中44%的入編單位和14%的項目實現參軍,有效解決了軍民間信息不暢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上一條 上一條:歐姆龍C200H-ATT02,CJ1W-IDP01
下一條 下一條:工業4.0:智慧工廠的支撐技術和發展路徑
相關新聞  智能制造   工業通信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