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特色區別于“三合一電子狗”
“能在技術上達到完全一體化、互不干擾,并且數據更新是獨立的。”張毅對這略微的區別做了闡述,這里所說的“獨立更新數據”指代的是產品里的“導航地圖數據”與“電子眼地圖及安全信息數據”。回到文首張毅所說的“數據采集全”的問題,幾乎沒有哪家研發同類型產品的企業敢如此肯定地說出這句話,如率先推出電子狗的“上海縱天”、“征服者”等也只是靠員工大力采集再加上經銷商的配合。和導航電子地圖的數據采集類似,電子眼的數據采集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參與數據更新的人越積極、人數越多,數據更新的速度越快,數據也就更齊全。基于這一點,善領就靈活地利用了廣大車主這一終端群體。
除卻剛才提到的固定測速與流動測速、導航功能在技術上能夠完全一體化且在地圖數據更新上完全獨立這兩個特色之外,善領的大成功之處可能就在于設計了用戶友好界面。“用戶在使用產品之后如果有新的需求,可以用PND記錄數據,自用之外,還可以上傳給別人共享,并且數據的采集很容易操作,操作的便捷性保證了數據更新的及時性。”
電子眼數據有錯發現一個獎勵20元
操作便捷,用戶就會積極參與嗎?記者仍舊對此保持疑慮。起關鍵作用的善領科技DSA論壇浮出水面,在這個論壇里有大量的經銷商、車主用戶,他們將行車過程中發現的電子眼快速發布在論壇,與其他用戶積極討論DSA的使用感受。記者特別注意到論壇里的設置了“光榮榜”欄目,分設“表揚區”和“數據采集支付區”。張毅介紹:為了保證電子狗數據更新及時,除了公司員工和經銷商的采集之外,用戶的參與和督促讓我們有信心稱自己的數據采集全。“在車主使用DSA過程中,如果發現漏點一個,可以申請獎勵20元。”這樣一來,不僅調動了用戶對DSA的使用興趣和數據采集的積極性,對廠家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一是從中了解用戶的需求,確定產品下一步的發展需求;二是對現有產品功能和數據的改進。
“我每天都要上論壇與網友交流,這已經成為我日程的一部分了。”張毅笑著說,“對產品使用中的問題,有些網友的評論非常尖刻,但正是這樣的態度更加促進了我們的產品改進,而這些網友后都成為了善領的忠實擁護者。他們不僅局限于網絡的產品使用交流,并且會舉辦聚會活動。”
善領通過論壇交流采集數據可以看做營銷模式的一種。
歸根結底,這其中體現的是一種“服務意識”。廠家不僅與經銷商溝通,還與終端客戶做直接的交流,真正做到了與市場貼近,更快地了解市場需求。繼2007年中國導航市場的火爆之后,2008年的導航市場并未如業內人士預測的那樣走入井噴之年。盜版電子地圖的猖獗、產品嚴重同質化、價格混戰……導航市場日益式微。年初,基于汽車導航研發的雷達警示測速儀蠢蠢欲動,越了“電子狗”這一尚且處于政策監管的灰色地帶的做法,并在功能融合上更靠近“汽車電子安全產品”,逐漸獲得市場的認可。如張毅所說,這一產品的需求遠未達到飽和,市場本身還處于繼續發展過程中,能否盡快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將是企業未來的發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