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中國鐵路60年建設成就斐然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北京周報 更新時間:2009-7-8
分享到:
中國鐵路60年建設成就斐然

    編者語: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鐵路建設加快,在過去的60年里,中國鐵路建設里程翻了近四倍,而且向快捷、方便、舒適的方向發展。   

    5月1日,利用三天的假期,李富平再次來到了山西,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去山西旅游了。讓李富平感到高興的是,由于從4月1日開始北京到山西省會城市太原市開通了動車組,他這次從北京到太原,只用了3個小時的時間,這比以前的特快列車快了近6個小時。

  “如果只游覽太原市的景區,我可以當天去當天回北京,而且還很輕松。”李富平說,“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過去,北京到太原的火車需要運行9個多小時,汽車需要運行7個小時左右。

  由于從北京到山西的旅客很多,為緩解運輸壓力,鐵道部決定6月30日前北京到太原將再加開6對動車組,加上4月1日已經開行的8對動車組,北京到太原的動車組達到了14對。

  今年4月1日,中國鐵道部新增直通旅客列車89對,其中動車組41對、直達特快列車6對、特快列車2對、快速列車9對。許多大城市如上海到福州、武漢到合肥、沈陽到太原、上海到漢口、天津到上海等,運行時間將比原來知道縮短一半。壓縮時間長的是沈陽到太原的列車,原來需要運行22小時43分,現在只需要運行8小時02分。

  鐵道學會秘書長呂長青說,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國鐵路網將覆蓋20萬人口以上城市,地級以上行政區覆蓋率達95%以上,其中高速鐵路客運網絡將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人口50萬以上的大城市。

  呂長青說,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鐵路建設加快,在過去的60年里,中國鐵路建設里程翻了近四倍,而且向快捷、方便、舒適的方向發展。2008年底,中國鐵路營運里程達到7.9萬公里,位居第三。2008年鐵路運輸旅客14.6億人次,同比增長11%。在鐵路、民航、水運、公路四種運輸方式中,鐵路的客運量是增長大的。

  除了不斷增加的旅客運輸外,中國鐵路目前承擔了全社會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鋼鐵及冶煉物資的運輸任務。

  60年建設歷程

  如果從條營運鐵路——1876年通車的上海吳淞鐵路算起,中國鐵路迄今已有133年的歷史了,如果從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條鐵路干線——1909年通車的京張鐵路算起,也有100年的歷史了。但中國鐵路的大發展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的60年的時間里。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只有2.18萬公里鐵路,其中能夠維持通車的僅有1.1萬公里。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投資咨詢部副研究員項純介紹說,1950年中國首先決定填補西部地區的鐵路空白,開始建設成渝線(成都到重慶)和天蘭線(甘肅天水到蘭州),以及蘭新線(甘肅蘭州到新疆烏魯木齊),標志著新中國鐵路建設的開始。在這60年中,中國鐵路建設經歷了三個階段。

  1953年到1981年,中國鐵路次筑路潮

  1953年中國開始實施個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鐵路建設規模隨之不斷擴大,新中國的鐵路進入了有計劃地大規模建設的時期。至196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增加到38025公里,比建國初期增長了74.3%。這期間,中國建成了長江上座鐵路橋——武漢長江大橋。

  1966年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人們的生產生活陷入困頓,經濟下滑,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鐵路建設也沒有停止,從1966年到1980年,鐵路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堅持發展,相繼建成貴昆線(貴陽到昆明)、成昆線(成都到昆明)、襄渝線(湖北襄樊到重慶)、太焦線(太原到河南焦作)等鐵路干線。

  這一時期建成的成昆鐵路,鐵路沿線不良地質現象,如滑坡、危巖落石、崩塌、巖堆、泥石流、山體錯落、巖溶、巖爆、有害氣體、軟土、粉砂等等很多,世人稱之為“筑路禁區”,但就是在這樣的地方中國仍修通了鐵路。

  1950至1981年的32年內,中國共修建了38條新干線和67條新支線。到1981年底止,中國大陸鐵路營業里程達到了50181公里。

  1982年到1996年,中國鐵路建設被經濟發展推動

  1950年到1981年,中國為了發展經濟大規模進行鐵路建設,而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鐵路建設反過來被經濟發展所推動。

  “改革開放以后,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鐵路客貨運量猛增,鐵路運輸能力緊張。促使政府大量建設鐵路。”項純說。

  山西是中國煤炭資源大省,但山西當時對外運輸的交通并不暢通,這成了山西煤炭生產的瓶頸,山西經濟發展受困于交通瓶頸。1983年9月,國務院為增加山西煤炭外運通道,作出了修建大秦鐵路(山西大同到渤海邊上的秦皇島)的決策。這是中國條為解決資源運輸而修建的專線鐵路,被列入國家重點建設工程。

  1985年開工,1991年大秦鐵路全線貫通。大秦鐵路建設同以往的鐵路建設相比,有兩個顯著特點:它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選擇重載(開行萬噸列車)、單元列車(品種單一不混裝)的運輸方式,達到80年代現代化先進水平。

  大秦鐵路的開通,使得山西、內蒙、陜西等省區生產的煤炭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到華北、華東、東北及華南地區,對解決這些地區煤炭供應緊張、電力用煤不足,以及增加煤炭出口起巨大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人員流動越來越活躍,鐵路運輸壓力增大,于是,中國政府以貫通中國南北的京九線,以及因經濟發展迫切需要改善交通狀況而修建的蘭新復線等12項工程為重點,展開了鐵路建設大會戰。一批復線和電氣化鐵路在這一時期建成。

  到1996年底中國鐵路運營里程達到了6.49萬公里,中國橫貫東西、溝通南北、干支結合的具有相當規模的鐵路運輸網絡已經形成并逐步趨于完善。

  1997年至今,中國進入發展高鐵時代

  1997年以前,中國鐵路運行速度并不快,快的列車時速120公里,而全國鐵路旅客列車平均時速48公里。這期間隨著高速公里的發展,鐵路運輸因為速度慢,顯得有點落后了。于是鐵道部將火車提速作為了重點。

  1994年,中國條準高速鐵路廣深鐵路(廣州到深圳)建設成并投入運營,其旅客列車速度為160到200公里每小時,廣深鐵路的建設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更主要的是通過科研與試驗、引進和開發,為中國建設高速鐵路做好了前期的準備,稱為中國高速鐵路化的起點。

  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實施次大面積提速。京廣、京滬、京哈三大干線提速,以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武漢等大城市為中心,開行了高時速達140公里、平均旅行時速90公里的40對快速列車和64列夕發朝至列車。全國旅客列車平均速度由時速48公里提高到了55公里。

  到2007年4月1日,中國共進行了6次大提速,一批時速過200公里的旅客列車投入運營。而且貨運列車時速也過了120公里,時速比上世紀90年代初提高了3倍。

  2008年6月,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高時速過到了350公里,成了上快的列車,北京到天津也由過去的一個半小時縮短到了半個小時。運行時間的縮短使得北京天津“同城化”成了現實。目前京滬高速鐵路已經開工建設,預計2010年建成。

  高速鐵路的發展不僅緩解了運輸壓力,更給李富平這樣的習慣坐火車旅行的人帶來了極大便利。

  到2020年,中國將建立省會城市及大中城市間的快速客運通道,建設高速客運專線1.2萬公里以上,構成中國高速鐵路的基本框架,以解決中國主要干線鐵路運力不足,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火車提速的同時,中國的鐵路建設里程仍在擴大。2007年7月1日青藏鐵路通車,這是上海拔高的鐵路,也是修建難度大的鐵路。至此中國所有的省區都通了鐵路。

  帶動機車制造業崛起

  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研究員吳衛平介紹,鐵路建設經過60年艱苦發展,改變了舊中國鐵路所需機車、車輛等設備完全依賴進口的狀況。目前中國可以生產各種類型的先進的機車、車輛設備,其質量、數量都不斷上升。比如目前中國高速鐵路上使用的動車組機車,全部是國產的。

  1949年前,中國鐵路用的機車車輛,極大部分依賴進口。1949年以后,中國鐵路部門開始建設機車車輛工廠。1952年開始自制蒸汽機車,1958年開始自制內燃機車,1960年開始自制電力機車。

  到1981年止,三種機車的總臺數為1949年的2.5倍;客車的總輛數為1949年的4倍,貨車的總輛數為 1949年的5.7倍。主要干線上的列車牽引總重由1949年的1600噸提高到1981年的3500噸。

  到了1985年,中國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產量之和就已達到385臺,過蒸汽機車361臺的產量,使中國鐵路的牽引動力的生產進入以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為主的新階段。中國當時生產的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除了內燃機車、電力機車,中國還生產不同類型、不同用途的客車和貨車。

  60年來,各機車車輛工廠共生產各種機車23700多臺(其中蒸汽機車9700多臺、內燃機車11100多臺、電力機車2800多臺)、各種客車45600多輛、各種貨車696700多輛。這些機車、車輛不光滿足鐵路本身的需要,還向國內外供應。

  目前中國鐵路車輛95%的市場份額集中在中國南車集團和中國北車集團,中國南車2008年8月在香港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南車生產的機車車輛占國內近50%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動車組方面優勢明顯。

  連接國際鐵路通道

  吳衛平介紹,中國鐵路建設,除國內外,還連接周邊國家。從中國坐火車可以直達歐洲各國。

  目前中國共有10條鐵路通道與周邊鄰國相聯接,其中:對俄羅斯3條,對朝鮮3條,對蒙古1條,對哈薩克斯坦1條,對越南2條。

附:中國鐵路60年建設大事記

上一條 上一條:電機節能挑戰項目在京啟動
下一條 下一條:展示熱點技術搭建交流平臺 電力行業盛會EP2009隆重開幕
相關新聞  鐵路   電氣化   交通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