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綠色數據中心發展與實踐高峰論壇”本周在京勝利召開,論壇研究探討了綠色數據中心發展建設思路,對一些新技術新理念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論壇得到了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通信網絡運維專業委員會、中國聯通國家數據中心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中國電信、世紀互聯、惠普、IBM、Red Hat、Platform、Avocent、中企開源等產業鏈各方的積極協同。
隨著我國GDP的增長,能源消耗正在以每年10%的增長速度在向前發展。從全國范圍來看,每年要有800億千瓦時的政府能源消耗,其中50%是IT產品的能源消耗。據調查,IT產品能源消耗的增長速度是在以8%到10%的速度增長,耗電的總量達到了500億千瓦時。而數據中心的能耗又在其中占40%。無論是出于節能減排還是提升自身效益,打造節能綠色為核心價值的下一代數據中心,已經成為IDC產業發展潮流。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通信網絡運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趙繼祥在致辭中表示,做好綠色數據中心建設不僅是企業的需要,也是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需要。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產業鏈各方要采用新的設計理念、新的設計標準、新的技術,來構建節能、可控可管、智能化的IDC數據中心。
中國聯通IDC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康楠表示,中國聯通作為主導電信運營商之一,非常關注IDC產業未來的發展。中國聯通在加強數據中心的網絡建設、提成全網服務品質、有效實施國家數據中心計劃的同時,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綠色節能工作的開展
Platform大中華區技術與銷售總經理張福波則將“實實在在”的云計算呈現給了產業界。他認為,目前的IDC數據中心面臨著管理難度大、IT成本投入高、智能化較低和IT系統僵化四大難點。對此,Platform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包括進行資源的集中式管理,實現全局共享;構建基于SOA的框架,實現IT支撐能力的良好擴展性;打破孤島式的IT支撐能力構建方式, 提高運維效果;消除單點故障,通過提高設備的可靠性,來減少備份投資;幫助企業進行IT投資風險和決策,避免問題的出現;大力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IT。
作為全球“IT基礎設施運營與管理服務”的者,Avocent中國區技術和服務部總經理季曉文則將IT基礎設施分成了邏輯層和物理層兩個層面,而業界尚沒有能同時在這兩個層面上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特別是作為邏輯應用層承載工具的物理層目前面臨著諸多難題,包括可控可管、擴展性等。而Avocent的服務則可以將物理層的服務打包,在橫向上進行整合,而不是豎井式整合。“對IDC運營商而言,在明確“任務就是服務”的同時,還必須要定義服務的內容、服務的條款,然后將服務打包交給終的用戶。”
來自惠普企業計算機及專業服務集團的蔡建華表示,數據中心在建設過程中面臨大的挑戰就是平衡各種指標,在IT支撐密度、可靠性、擴展性、良好的用戶體驗等各個方面尋找成本和收益的平衡。惠普推出的“集裝箱式的數據中心產品”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模塊化的產品和設計理念,同時集成空調和電源在內,實現數據中心的快速部署,
“誰用了虛擬化,將會達到價值的大化。”紅帽公司虛擬化產品經理李鵬如此看待時下炙手可熱的虛擬化和云計算。他認為紅帽產品大的特點就是“三好一沒有”。軟件好,Linux將非常有可能成為IT,而紅帽公司是Linux產業中發展快、市場占有率高的一家;價值好,開源的產品是始終銷售的是服務,服務訂閱的模式也是精品服務的保障;服務好,紅帽會給客戶提供非常專業級的現場服務,或者是培訓服務。同時,紅帽還能夠幫助客戶承擔法律風險,而客戶只需要購買紅帽的產品。
針對現網數據中心建設標準存在很大的彈性空間,全球IT服務龍頭企業IBM重新定義了相關標準。“原有的標準導致了投入和產出的不匹配,所以IBM在數據中心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白皮書”IBM全球服務部胡喜強如此表示。同時,IBM還推出了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就像搭積木一樣,通過將每一個單元的邏輯結構,包括電源、空調、UPS、蓄電池等都進行統一,采用混搭的方式,來滿足不同業務支撐的需求。”
作為民營IDC數據中心的領軍企業,世紀互聯副總裁蔣建平表示,“今天的計算會像當年的電影一樣,IT技術會成為普遍的、廉價的公有資源。”而世紀互聯則希望通過CloudEx打造合作共贏的云計算生態鏈。通過對服務器、存儲、網絡的虛擬化,提供云存儲、云計算和云安全等各式服務。
中企開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剛在題為《中國式的云計算服務模式》的演講中指出,中國的IT用戶正在變得越來越挑剔,傳統的服務模式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云計算正是解決這種高品質、高性價比需求的靈丹妙藥。在構建云端的過程中,需要的是建立一個相對開放、兼收并蓄的標準。通過運營企業自身的研究方法,形成一個統一的、平滑的云平臺,根據不同應用的需求去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