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工業機器人何時能有中國國籍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中國工業報 更新時間:2010-3-22
分享到:
工業機器人何時能有中國國籍

    編者語:目前,我國進口的工業機器人主要來自日本,2004年日本對華出口的機器人占我國進口的工業機器人的一半,其他歐洲品牌機器人,如ABB、KUKA、COMAU等,占據市場的另一半。 隨著我國制造業從勞動密集型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機器人保有量達到一定的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

    在前不久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先進制造裝備與機器人技術高峰論壇上,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李瑞峰教授對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發展戰略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他指出,作為先進制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工業機器人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

  自從20世紀60年代人類制造了臺工業機器人以來,機器人就顯示出了極強的生命力。經過40年的飛速發展,在工業發達國家,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物流、制造業等諸多領域中。

  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汽車工業及汽車零部件工業,占整個機器人市場的61%,金屬制品業占8%、橡膠及塑料工業和電子電氣行業分別占7%,食品工業占2%,其他工業占15%。

  據了解,國際上工業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已成為裝備制造業的一種標準設備而得到工業界的廣泛應用。比較著名的工業機器人公司有瑞典的ABB、日本的FANUC、Yaskwa、德國的KU鄄KA、美國的AdeptTechnology、意大利的COMAU,這些公司已成為其所在地區的支柱性企業。

  陣 痛:依賴進口

  目前,我國進口的工業機器人主要來自日本,2004年日本對華出口的機器人占我國進口的工業機器人的一半,其他歐洲品牌機器人,如ABB、KUKA、COMAU等,占據市場的另一半。

  200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擁有量達到7000臺,年銷增長到28.7億元。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特別是汽車業的高速發展,每年新增工業機器人的臺數和總量都在快速增長。200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新安裝臺數達5770臺、2007年為6581臺,2008年則達到7500臺。截止2008年年末,我國已有工業機器人31400臺。

  隨著我國制造業從勞動密集型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機器人保有量達到一定的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

  僅從汽車工業每百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器人數量來比較,日本1710臺、意大利1600臺、美國770臺、英國610臺、瑞典630臺,而我國還不到90臺,中國仍然是上相對比較落后的國家。面對中國這樣龐大的市場,每一個機器人供應商都有著非常大的用武之地。

  弊 端:產業化不足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建立了9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7個科研基地。產業化基地的建設,為發展我國機器人產業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平面關節型裝配機器人、直角坐標機器人、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搬運碼垛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不少品種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

  盡管機器人產業化已呈星火燎原之勢,但仍舊存在著諸多問題。除了眾多歷史原因造成制造業水平低下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對工業機器人產業的認識和定位上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首先,我國基礎零部件制造能力差。雖然我國在相關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無論從質量、產品系列,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都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交流伺服電機和精密減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顯,因此造成關鍵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影響了我國機器人的價格競爭力。

  其次,中國的機器人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雖然已經擁有一批企業從事機器人的開發,但是都沒有形成較大的規模,缺乏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在機器人市場方面一直面臨國外機器人品牌的打壓。國外機器人作為成熟的產業采用整機降價,吸引國內企業購買,而在后續的維護備件費用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領中國市場。

  再其次,認識不到位,鼓勵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少。工業機器人的制造及應用水平,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制造業水平,應從國家高度認識發展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性,這是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據了解,日本戰后對機器人采取的一系列相關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目前,日本已是上工業機器人的生產大國。工業機器人作為高新技術產品,應該比照新能源中的電動汽車,出臺相應的扶植政策。

  李瑞峰說:“如今,已經有一批機器人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自行研制或與科研院所合作,進行機器人產業化開發?梢灶A見,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不久后將會作為一種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產業而存在。”

  據悉,奇瑞汽車已經制定了2010年年產100臺焊接機器人產業化目標。

  催化劑:政策扶持

  李瑞峰指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化正處于關鍵的轉折點,如果政府的扶持力度再向前推進一步,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將會越過目前的“臨界期”,跨上一個新的臺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同時,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國內外市場需求,如何以高質量、低成本和快速反應的手段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已是我國機器人產業不容回避的問題。

  對此,李瑞峰提出如下建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抓住幾個重點產品集中突破;通過國家行業專門立項,發展我國自己的機器人產業;以企業為主體,推動產學研聯盟建設,形成強大的研發、生產、銷售隊伍。

  李瑞峰說:“我們必須在民族產業鏈上應用自己的機器人產品,擺脫國外的壟斷。特別是新一代的工業機器人要我們自己的器件來做,降低成本!彼指出,在未來,為應對國際挑戰,我國應從機器人本體優化設計技術、新一代智能控制機器人技術、關鍵機器人單元部件制造技術、機器人離線編程和技術、基于外部傳感器技術的機器人運動控制、工業機器人產業化制造技術、工業機器人故障遠程診斷與修復技術、工業機器人與成套裝備協同作業技術、復雜機電系統機構優化設計技術及對系統性能的影響等方面對新一代工業機器人的技術進行研究。

上一條 上一條:時速350公里高鐵,如何保障安全?
下一條 下一條:加快物聯網標準制定 “感知中國”的路有多長?
相關新聞  機器人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