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發揮河西兩條330千伏線路輸送能力 實現酒泉風能的充分利用
3月12日,甘肅大型集群風電智能控制系統投入運行,酒泉風電這匹戈壁灘上的“駿馬”終于被配上了有力的韁繩,該系統在國內尚屬首例。這套系統的投入運行,使河西兩條330千伏輸電線路輸送能力完全發揮出來,增加了酒泉地區并網運行的風電場利用小時數。
為了加強河西電網風電調度管理,實現充分利用風能資源目標,甘肅省電力公司從2009年10月份開始研究開發風電有功智能控制系統,目前該系統一期工程基本結束。
在酒泉高壓輸變電公司保護及自動化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該公司順利完成嘉峪關變、瓜州變、玉門變、涼州變、山丹變等變電站的穩控裝置硬件改造、軟件升級、通道聯調工作,并完成了有功智能控制裝置的安裝工作。
該系統通過對風電外送通道——330千伏瓜玉、玉嘉、張嘉、張山、山金、涼金各斷面潮流進行實時監測,對風電大規模上網的瓜州、玉門二站主變潮流進行實時,對嘉酒電網的重要線路110千伏瓜州—玉門鎮、803廠—玉門市、新八、嘉陽斷面潮流進行實時,可以實時計算各個潮流斷面的傳送裕量,并結合各風電場的出力,實現對大梁、向陽、安西、三十里井子、昌馬、大唐、潔源、北大橋等風電場的實時出力智能控制。
根據當前調度模式、運行方式對各斷面限額,該系統設定了自動控制模式、調峰模式、緊急調峰模式、緊急控制模式等四種控制模式,合理分配各風電場出力,保證甘肅電網在各種運行方式及故障情況下穩定可靠運行,同時大限度提高了電網的輸送能力,使風電場的出力大化、優化,實現了酒泉風能資源的充分利用。
酒泉地區風能資源豐富,據初步測算,風能利用面積約為1萬平方千米,可開發量約4000萬千瓦。近年來,隨著甘肅省委、省政府“建設河西風電基地、再造西部‘陸上三峽’”宏偉目標的提出,酒泉地區成為我國規劃建設的首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風電裝機容量劇增。而嘉酒電網位于甘肅電網末端,供電距離近600千米,隨著風電電源的迅速發展,電網安全穩定問題成為制約風電外送的“瓶頸”。為及時破除“瓶頸”,甘肅公司安裝應用大型集群風電智能控制系統,確保該區域電網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