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大部分制造業企業來說,與ERP、CRM等“紅火”了數十年的名詞相比,PLM不是“世人皆知”的概念。根據CIMData、Daratech等研究機構的分析,制造型企業在IT系統應用上增長快的是PLM,在未來5年內,全球PLM市場將達到320億美元,其增長速度將遠遠于其他企業軟件領域的解決方案。
同時,隨著中國制造開始向中國創造、乃至中國智造模式的轉變,使得企業開始從產品研發開始,關注產品整個研發生產過程,國內近兩年對PLM系統的需求快速升溫。PLM從以前集中于市場上的一些大型客戶,到現在已經開始引入到中小型的企業,并開始對PLM進行投資。
PLM的全盛時代來了!
據AMR等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從2004到2008年期間,PLM行業整個市場保持了平均6%的增長, “過去大家談論的都是ERP,PLM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現在PLM的發展速度要遠遠大于ERP市場。制造企業已經更多的關注PLM領域,所以PTC對行業的發展相當有信心。”PTC北亞區副總裁 Kenneth Honroth在近日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PTC北亞區副總裁Kenneth Honroth
雖然目前全球經濟正在回暖,但大體來說不容樂觀,很多企業處于困難時期,而據PTC總裁Jim Heppenlmann透露,PTC在PLM相關業務領域表現強勁,“回顧09年第四季度(6月-9月),Windchill相比第三季度增長了53%”,Jim說。
PTC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im Hepplemann
另據硅谷動力記者了解,相比08財年,PTC在2009財年中國整體營業收入增長了8%,Windchill業務增長了36%。
PLM時代真的已經到來?不僅以PTC為代表的國外PLM軟件公司收入增長明顯,國內的管理軟件廠商也是動作不斷,2009年5月,用友軟件公司以698萬元的價格收購了重慶邁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資產,標志著用友正式涉足PLM領域,王文京在接受媒體記者的采訪時指出,用友軟件在長期的制造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發現企業對PLM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且在制造行業,PLM和ERP密不可分。
制造業創新,離不開PLM
胡錦濤主席表示:“中國正在從以制造為基礎的經濟轉型為一個創新的經濟。” 我國成為制造業的大國,但產業大而不強、創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突出。而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已經勢在必行。
對于離散型制造業而言,協同創新已成為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而協同創新也是中國企業追捧PLM的主要原因,“在中國PLM變成了一個企業產品策略,不是像過去都是一個工程系統,”PTC北亞區副總裁 Kenneth Honroth表示。專家指出,PLM將能夠管理產品的需求分析、概念設計、初步設計、工藝設計、制造過程的數據和流程,并實現與項目管理、ERP等軟件的雙向集成,構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化協同管理平臺。
5-10年前,人們認為PLM是ERP系統的一個小分支,如今很多人看到,PLM已成為戰略化的應用系統,如果說ERP是從生產的角度來管理企業資源,PLM則更加注重流程的管理。“如果僅僅實施ERP一個系統要滿足未來的需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的發展無規律可循,信息系統不是告訴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信息系統應該變成企業的行動工具,PLM也是一樣”,美特斯邦威CIO閔捷表示,“PLM和ERP對接有個大的好處,比如PLM規劃好之后,設計過程中通過BOM表的傳遞,ERP就已經知道具體的采購成本,就可以很方便的籌劃財務。比如庫存縮短天數的提升可以提升企業價值,回款效率的提升可以提升企業價值,應付合理性會體現財務價值,是從這樣的層面來看待企業總體應有的價值。物料是靜態的,但它所造成的企業財務成本是動態的。”
成為PLM的條件
PTC在中國已經有16年的歷史了,據了解,PTC是同行業是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CIMdata 2007年的報告指出,2007年PTC在中國PLM市場上的占有率約30%,現在這一數字可能還有增長。
如何成為PLM領域的?PTC總裁Jim Heppenlmann認為,成為PLM需要幾個必備條件:首先,財務是重中之重。擁有多的收入和快的增速,就是財務狀況的;第二,要擁有好的產品和技術。如果你的產品與眾不同,對所有人而言都具有突出的優勢,則能不斷贏得行業標桿客戶,成為技術;第三,如果能夠幫助客戶從這些技術中得到商業價值回報,你將成為價值。
據了解,PTC在中國有過4500萬的客戶及9個辦事處,目前中國是PTC全球的第五大市場,按照現在的平均增速,中國將在三年之內成為PTC全球第二大市場。在中國,PTC的行業的重點大客戶包括汽車行業的一汽、東風;電子高科技行業的華為、中興、聯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