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前不久,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發布了《2010年季度電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以下簡稱《分析》),其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及措施建議一項里明確提到:電力設備企業“對人民幣升值要有所準備”。業內專家表示,這是協會針對人民幣升值對電力設備企業提出的預警。
憂:對技術含量低的企業影響大
協會在《分析》中提到,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以及后危機時期,由于各類產品需求大幅度萎縮,國際貿易出現嚴重下滑。目前,盡管各發達國家經濟正止跌回升,出現復蘇跡象,但基礎還不穩固,各國之間的貿易競爭也更加激烈。在自顧性加強的情況下,為解決本國產業發展和就業問題,各主要經濟體紛紛采取了各種貿易限制和保護措施,使經濟貿易復蘇正面臨貿易保護主義的嚴重阻礙和重大挑戰。對中國施加壓力,不斷逼迫人民幣升值就是美國、歐盟等對中國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
“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已經相當高了,大概在70%左右。”英大證券研究所電力行業研究員盧小兵對記者表示,“企業壓力會相應增大,尤其是技術含量較低的企業。它們多以加工為主,沒有什么核心技術。”
符合這種情況的企業在國內不在少數,電工行業出口額較大的產品主要包括電線電纜、低壓電器、電力電子元器件及靜止變流器、電動工具、中小型電機、微分電機等。正泰集團就是其中一家。該集團相關研究人員表示:“面對人民幣升值,企業首先應和海外經銷商做好充分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尋找解決方案,同時研究和關注同類競爭產品,當然,控制好成本也很重要。”此外,協會應多提供海外相關企業的動態。上述銷售人員表示。
由于電工行業出口額較大的產品除個別產品外,基本屬于技術附加值不高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國際競爭力不是很強,人民幣升值時相應提高出口價格幾乎不大可能。因此,協會分析,人民幣升值將使電工行業出口企業的經濟效益受到損害。另外,人民幣升值還將造成出口企業經營困難,企業開工不足。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孫廣彬表示,提醒企業注意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是有必要的。美元和歐元的貶值使人民幣被動升值,對以出口為主的電力設備企業影響很大。由于美歐貨幣貶值,大家都有一個人民幣升值的心理預期,所以企業在出易的過程中都會考慮到這個問題,能夠規避一些風險。一般企業在規定中都會有相關條款,比如美元貶值3%,損失雙方各承擔一半,客戶也承認由于人民幣匯率導致的損失應該雙方相互承擔。至少采取了一些措施,降低了損失。
然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似乎于技術附加值不高、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企業,對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卻影響不大。“我們生產的變電站綜自系統、水電等還是有一些技術含量的。而且價格上已經有競爭優勢了。我想人民幣升值對我們影響不會很大,因為我們的價格跟國外同類的比較是很便宜的。”南瑞繼保的汪先生告訴《亮報》記者。
喜:刺激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
有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升值對電力設備行業而言,有兩面性。短期來看,可能對企業不利,但長期來講,人民幣升值是必然趨勢,這對企業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國內電力設備企業如果想在國際上要增強競爭力,不能單純靠低價競爭來搶占市場,還應該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目前,國內電力設備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某些產品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比如特高壓產品。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的研發提升了電氣行業的技術水平,行業的技術趨勢向好的方向發展。
同樣,孫廣彬也同意上述看法,他說:“的產品能夠抵抗任何風險,重要的是要提高產品的技術附加值,價格賣得高,還怕人民幣升值那點損失嗎?”孫廣彬舉例說,如果產品的利潤空間只有3%,那匯率帶來的風險就很大,但如果利潤能夠達到20%,人民幣升值率達到5%也不會對企業產生威脅。
據了解,電力設備的一些主要原材料,如特厚板、大口徑管、發電機主軸、硅鋼片、銅、電子元器件大量依賴進口,煙氣脫硫和煙氣脫硝技術引進需要支付一定的技術引進費用,另外每年還要交納一定的技術咨詢費用。人民幣升值直接降低了電力設備行業相關的制造成本及技術引進、技術咨詢費用,尤其以進口材料相對比重較大的變壓器、電線電纜行業受益較為顯著。
孫廣彬分析說:“近幾年,國內電力設備的議價能力有所提高,在國家大力推動節能減排、給與技術創新企業投入的條件下,國內很多主流企業的產品質量大大提高。”他舉例說,國內制造的節能電機價格是很高的,雖然不如西門子、ABB的價格高,但是質量已經是的了。
專家分析,人民幣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進口,電力設備企業引進更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工藝以開發更高技術等級的產品,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開支會加大,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電力設備企業的競爭力。
人民幣升值對電力設備企業的影響不是不可避免的,專家給出了中肯的意見。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孫廣彬
要提高匯率變化預判性
1.增加限制性條款。在產品出易達成前,好在交易合同中增加限制性條款,要明確規定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雙方如何承擔,各承擔多少,盡量將損失降到低,使雙方的損失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2.提高對政策預測性。雖然美元和歐元貶值的可能性很大,但這也不代表人民幣必須升值。因此,企業要密切關注與我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的進出口政策。預測人民幣對歐元或美元的走勢和趨勢,提高預測性。特別是企業管理者一定要緊緊把握住當前國際貿易發展趨勢,準確預測好下一步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好不接長期性的訂單,應按季度或按月簽訂單,萬一匯率變化大,企業容易“調頭”。
3.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長期來看,如果要更加有效地降低匯率變化帶來的影響,電力設備企業必須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尤其是綠色節能產品的性能,利潤高就會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
4.注重培養人才。特別要注重培養重點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讓他們擁有的技術和水平,使他們能夠預測匯率風險,從政策層面、產品技術層面都具備很好的素質和預判能力,培養專家型人才。人才培養不能脫節,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都應既懂外貿知識又有政策意識,這與第二點是相通的。
結算幣種盡量多樣化
鑒于人民幣升值存在著諸多負面影響,不利于電工行業的發展,因此,國內電力設備企業必須對此有比較充分的準備。
一是建議出口企業在簽訂出口合同時能在價格方面提出一些關于人民幣升值或結算幣種貶值時如何進行必要補償的條款;二是希望出口企業在結算幣種上不要僅僅局限于“美元”,盡可能多一些選擇,其中包括人民幣結算,并且盡可能及時結匯;三是希望國內出口企業之間在價格上加強自律,避免壓價競爭,這樣做既有利于出口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可減少貿易摩擦。
實現出口轉向規避風險
企業在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同時,也應加大與外企之間的合作。國內電力設備企業的出口產品多是根據國外市場而研發的,因成本低,低壓產品出口較有優勢,但也因其附加值低而導致抗風險能力弱。電力設備企業應根據國內電力的發展趨勢而相應提高附加值,如配合智能電網的發展開發智能低壓電器等。
實現出口的轉向也不失為一種規避風險的方式,如將出口到歐美的產品轉為出口印度或東亞等國家,這樣就避免了歐元、美元貶值所帶來的人民幣被動升值的風險。
此外,改變結算方式也可以起到規避風險的作用。目前,一個時期的單子有很多種交割方式。比如:國外企業要用人民幣匯款的話,會有風險。但是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既有出口又有進口,那么,直接做交換,不轉換成貨幣,也就避免了風險。(許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