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透視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制造業:中國制造“在路上”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4-6-10
分享到:
制造業:中國制造“在路上”

導讀:

  柳百成院士接下來的發言卻又讓現場觀眾為之一振:按照正在編制中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到2025年,中國裝備制造業將有望進入裝備制造強國第二方陣,部分優勢產業實現既大又強。

  “中國制造正面臨著新技術和全球新工業革命的挑戰,但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柳百成院士說。

  &ldquo

  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與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息息相關。當美國政府重提“制造業回歸”、德國政府啟動“工業4.0”這一系列提振制造業的強國政策之后,中國——曾經的“加工廠”也到了必須“華麗轉身”的時候了。

  “中國的制造業大而不強,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5月29日,在北京舉行的“新工業革命與智能制造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柳百成如是指出。他表示,與全球制造業強國相比,中國制造還存在著創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術以及高污染和高能耗等諸多問題。

  柳百成院士接下來的發言卻又讓現場觀眾為之一振:按照正在編制中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到2025年,中國裝備制造業將有望進入裝備制造強國第二方陣,部分優勢產業實現既大又強。

  “中國制造正面臨著新技術和全球新工業革命的挑戰,但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柳百成院士說。

  “制造強國”應具備五大特征

  2013年初,中國工程院啟動了“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該項目設有“制造強國主要指標研究”、“制造業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和“制造質量強國戰略研究”3個綜合課題。而該咨詢項目的研究成果也將成為我國編制《“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重要依據。

  柳百成院士與在座觀眾分享了“制造強國戰略研究”咨詢項目的部分階段性成果。

  他指出,“制造強國”應該具備五大特征:一是擁有一定數量知名的企業;二是具備高創新能力及競爭力;三是掌握尖端技術和核心技術;四是效率提升與質量安全兼具;五是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而縱觀當下,中國制造業的實際現狀與“制造強國”還相差很遠。《創新競爭力發展報告(2001-2012)》黃皮書顯示,中國創新競爭力排名為4位;2013年,中國研發經費的支出占GDP的比重為2.0% 而發達國家都過2.5%;國產重大裝備的核心零部件仍然大多依賴進口。

  如何改變“大而不強”的現狀,實現向裝備制造強國第二方陣的順利邁進?柳百成院士提出了發展中國制造業的4個指導原則,即“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而具體到行動計劃,他則指出應從8個方面著手:“推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提高創新設計能力,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制造技術,提升產品質量,推行綠色制造,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企業群體,以及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應積極發展先進制造業

  在發言中,柳百成院士還與在座觀眾分享了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他表示,制造技術和高技術集成,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技術,極端工作條件下的制造技術,以及輕量化、精密化和綠色化制造技術是當下應該關注的幾個先進制造業亮點。而在這些領域,中國制造業也已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隨后,他向觀眾介紹了一些實際案例。在制造技術和高技術集成方面,我國在能源領域及航空航天領域已有了不小的突破。而在重型沖壓生產線方面,我國已達到全球水平。例如,由濟南二機床集團生產的新型重型沖壓生產線,對比傳統沖壓線效率可提升3倍。目前這種新型沖壓生產線已占據國內80%的市場,并出口應用到福特汽車等國際知名的汽車制造企業。

  在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技術方面,可以大大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的數字化設計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在我國的航空航天、汽車等行業取得廣泛應用。如位于長春的中國汽車集團,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經開始采用數字化流程設計產品,如今其數字化平臺完全可以實現集成化設計、制造和服務,不但降低了產品開發成本,還實現了工廠全生命周期的協同管理。而集成建模材料工程(ICME)的引入,有望幫助制造企業縮短研發周期50%,同時降低50%的研發費用。

  我國在極端工作條件下制造技術取得成績主要表現在大型化方面。全球大的鑄鋼件由中國企業——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澆鑄成功,鑄件重達520噸;而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則成功澆鑄了核電轉子用560噸真空熔煉澆鑄鋼錠。

  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制造技術方面,主要關注三個焦點:即質量和產能的提升、研發時間和成本的縮短以及節能和環保。采用輕量化材料及節能技術制造的汽車,車重可降低10%,效率可提升7%,又可降低10%的排放。

  柳百成院士后指出,中國制造正走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路上,這期間,有許多挑戰,但同時也有許多機遇。《“中國制造2025”規劃》將成為一個指引,在未來,中國制造應該積極發展先進制造技術,特別是高能效和環境友好型制造技術。與此同時,產學研更加緊密地融合,也將成為帶動中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的強有力推手。

上一條 上一條:歐姆龍CJ1W-IA111,C200H系列CPU
下一條 下一條:歐姆龍C200HS-CN422,歐姆龍PLC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