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聚焦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承載政府轉型夢想 配套設施不足掣肘產業發展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5-5-13
分享到:
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承載政府轉型夢想 配套設施不足掣肘產業發展

導讀:

  在機器人企業人士眼里,地方政府如此熱衷機器人產業園,并不是因為這個產業能夠立刻帶來效益,而是出于轉型的需要。

  “我們到各地考察,一聽是做機器人的,政府會十分熱情。”該人士說。這句話的背后,是很多地方政府規劃出來的土地,很多都閑置在那里,不知道應該做什么。就這樣,機器人承載著政府轉型的需要,被奉若上賓。

  而事實

  根據國際工業機器人協會預測,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總量將達3.5萬臺,占全球銷量比重17.5%,成為規模大的市場。面對這樣一個“大蛋糕”,各個地方政府紛紛“摩拳擦掌”,紛紛籌建和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意圖在工業4.0的浪潮中,率先吃到肉。

  地方政府的轉型夢

  里面的人在折騰,外面的人拼命想進去折騰。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建和在建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園近40家,相當于平均每個省有過一家工業機器人產業園,而更多的園區還在籌備中。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也稱,全國產業園數目已經過35個。

  在機器人企業人士眼里,地方政府如此熱衷機器人產業園,并不是因為這個產業能夠立刻帶來效益,而是出于轉型的需要。

  “我們到各地考察,一聽是做機器人的,政府會十分熱情。”該人士說。這句話的背后,是很多地方政府規劃出來的土地,很多都閑置在那里,不知道應該做什么。就這樣,機器人承載著政府轉型的需要,被奉若上賓。

  而事實上,國內很多機器人企業利潤微薄。“很多企業是靠補貼生存。”上述人士說。

  哈工大憑借其研究上的優勢,在今年1月份剛剛成立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該集團將配合黑龍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黑龍江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

  早在去年9月,黑龍江省就專題調研哈工大機器人產業化工作,同年11月,省長陸昊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組建哈工大機器人產業集團工作。

  機器人產業,被當做是黑龍江省新興產業的一個典型,近兩年在黑龍江異軍突起,在全省持續低迷的經濟增長路途上,宛如一個轉型升級的領舞者。黑龍江如此迫切的原因在于該省今年一季度GDP總量2561億元,增速全國倒數第四。

  在中部省份,湖南長沙市的《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將于今年實施,將助推長沙市雨花區打造百億機器人產業園。該計劃中稱,未來三年長沙市將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機器人本體及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統。明確提出以雨花經濟開發區為主,兼顧其他工業園區。

  按照當地政府的描述,該區力爭三年達到100億元機器人產業規模。

  還有更大的手筆出現。2013年10月底,重慶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機器人之都”進行量化,提出:到2020年,重慶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機器人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在“機器人之都”框架之下,重慶規劃了兩江新區工業機器人和配套功能區、璧山工業園特種機器人功能區,江津雙福工業園服務機器人功能區。

  在南方的深圳,近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向銀星集團頒授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產業園牌匾,這標志著深圳市首個智能機器人產業園正式落戶龍華新區。

  這些承載著地方政府轉型夢想的機器人產業園就這樣被推上了舞臺。

  掣肘:產業配套能力不足

  一家外資機器人企業經理宋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有點“大躍進”的感覺。

  更危險的在后面,國內機器人龍頭企業沈陽新松機器人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曾表示,2014年機器人行業是“企業熱、政府熱、全民熱”。不過,曲道奎表示,怎樣避免低水平質量重復等問題,考驗著政府和企業的智慧。

  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已經提出每臺機器人補貼8萬元的具體措施,有的城市要求機器人產業2020年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甚至1500億元。

  于此相對應的是,一位專家告訴記者,中國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35家,其中內資企業26家,2013年中國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年產量均小于500臺,2013年本土品牌機器人銷量僅僅2000臺。

  一家國產機器人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一臺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共包括三項: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和減速器。其中減速器完全需要依賴進口,而控制系統和伺服電機,國內有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但適用機器人的范圍還較為有限。由于國內生產企業產能低,產量小,因此在進口零部件時,價格要比那些進貨量大的廠商貴,成本高。

  “即便是有產業園,國內企業零部件也跟不上,很多要依賴于進口,國內機器人企業不少成為了集成商,就是因為沒有核心零部件的產業配套能力。”該負責人說。

  即便如此,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RII)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年1月份《洛陽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出臺,到年底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的正式發布,全國各地至少有過15個地方政府出臺了機器人發展規劃或“機器換人”政策。

  更令人恐懼的是,GRII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已建或擬建的機器人相關產業園(基地)已經過35個,產業園規劃面積過3萬畝,到2020年,全國機器人產業規劃投資額已過5000億元。

  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的調研顯示,重慶、天津、上海、河南洛陽、鄭州、江蘇常州、南京、張家港、昆山、徐州、黑龍江哈爾濱、遼寧沈陽、沈撫新城、湖北武漢、襄陽、安徽蕪湖、河北唐山、山東青島、濰坊、湖南郴州、長沙、瀏陽、廣東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惠州、廣西柳州、浙江杭州、麗水、四川成都、江西九江、山西太原、晉城、陜西西安等36個城市都將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對象。

  一位部委官員曾對記者擔憂地表示,一個未成熟的產業很可能會遇到產能過剩的困擾。

上一條 上一條:歐姆龍C500-AD004,歐母龍PLC
下一條 下一條:節能電機:2015年全國電機能效提升產業聯盟大會在京召開
相關新聞  工業機器人   新聞